我痛恨父母的偏心,我却成了一个偏心的妈妈
我拒绝让自己长大,好让自己留在父母身边。
为什么我拒绝长大?因为我对父母偏爱弟弟一直耿耿于怀!父母偏爱弟弟等于我不好,我要证明给父母看,我是个好孩子,一个对他们忠心耿耿的好孩子。
父母偏爱弟弟不等于父母不爱我,不等于我不好。父母偏爱弟弟是他们的人生局限,是个事实。我所能做的便是接纳这个事实!我却拒绝接受这个事实,我反对这种不公平!我痛恨这种不公平!在工作、生活中便显现出来,对于不公平的事充满愤怒而不能自拔!我恨不公平!
萨提亚认为人的一生有三次出生。第一次出生,是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创造了一个生命;第二次出生,是母亲把我们生下来,进入一个已经存在的家庭系统;而第三次出生,就是我们成为自己的决定者。
所谓第三次出生,成为自己的决定者,便是面对发生的事实,选择怎样活。面对不公平,我可以愤怒,用一个孩子心态活在怨念中;面对不公平,我也可以感恩,用成人心态接纳事实,从中看到绽放的力量。
我感谢不公平的人生际遇,让我看到自己的痛,同时对他人的痛感同身受,增强了我与他人共情的能力。
我感谢不公平的人生际遇,让我体味到“不公平的痛和无处不在的不公平”,从而让我做出成为一名合格“社会工作者”的决定。
所谓社会工作者,是指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
我感恩不公平的人生际遇。上苍为了让我感受父母如何做到公平、公正,而赐予我一对双胞胎女儿。面对两个女儿的态度,让我了解父母公平公正的不容易。
老公说“人只有一双眼睛,你进门第一眼看到大女儿,第二眼才会看到小女儿,第二眼被看到的便会不开心。”女儿小时候,老公在外地工作,他打电话回家,两个女儿争着接电话,第一个接到电话的女儿兴高采烈,第二个拒绝接听爸爸电话。听着没抢到电话女儿的哭闹,老公说他心疼,定然会再拨打一遍电话,让没抢到电话的女儿接听电话。老公给两个女儿喂饭,总是一人一口,否则女儿会哭闹。
为人父母,总是心疼那个你感觉柔弱的孩子。至于我,因为感觉小时候的大女儿柔弱,便包办了许多,小女儿对于我的行为颇有怨言,向小学老师多次抱怨我偏向大女儿,当时的我不以为然。
时至今日,小女儿偶尔还会抱怨我和老公对大女儿的偏爱,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会让她泪眼婆娑。
我痛恨父母的偏心,不知不觉间我却成了一个偏爱孩子的母亲!
偏爱是一种伤害,打着“保护孩子、害怕孩子受伤”的口号,包办一些该由孩子做的事情。偏爱,潜意识是对孩子的否定,是认为“你不行”的践行。
偏爱阻碍了孩子能力的发展,父母却不自知。当孩子长大,看到孩子因缺乏锻炼而受制于某些能力的欠缺,看着孩子痛苦的样子,心疼却无能为力,更多却是自责。
因为父母的偏爱,我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发展出更多的能力,而人生则受益于这些能力。
我曾经是不公平的受害者,我又是不公平的制造者,我却是不公平的受益者。
感恩上苍赐予我双胞胎女儿,感恩上苍用这种温柔的方式,让我理解父母,达成与父母和解,与自己和解。
我是多么幸运的孩子呀,一个被神深爱着的孩子。
我会尽我所能,让更多处于黑暗中的人看到光明,让更多人感恩您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