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遇五朝,官居一品,名满天下” “悉造微,穷其天趣” 主张古意书画同源 提出“到处云山是吾师”
赵孟頫山水画创作既继承传统又善于体察自然自生新意,是山水画大家。 也是人物鞍马画名家。古木竹石和花鸟画也是高手
该图绘东晋谢鲲故事。鲲字幼舆,好老庄,善奏琴,寄迹山林。图绘茫茫山川, 荫荫松林,幼舆独坐水畔丘壑,观水流潺潺,听松涛阵阵,意态悠闲,神性超脱。图卷布局甚奇,绘法古拙,学晋、唐风格,一洗宋人旧习。
此图山石树木细笔空勾填以青绿 不加皴点吸收顾恺之洛神赋的画法 极为古朴雅拙。
取材于济南郊区鹊山采取平远法构图。山石坡岸沙渚笔法用披麻或荷叶皴法 山头用青绿皴染 树木芦荻屋舍沙渚人畜等则精描细点,后又以青赭红绿等多色加以渲染 整个画面富节奏感 虚实相生 笔法潇洒潇洒清逸,设色明丽浓郁,风格古雅俊秀。是赵孟頫存世最早的一幅山水画,是他师法唐五代传统与师法自然,水墨山水与青绿山水创造性融为一体的杰作。董其昌题跋云:吴兴此图,兼右丞北苑二家法 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之雄去其旷,故曰师法舍短...
本幅款识:“大德六年十一月望日,为钱德钧作。子昂。”下钤“赵氏子昂”朱文印。本幅有清乾隆皇帝诗题两段,乾隆、嘉庆内府藏印及“楞伽真赏”等收藏印26方,半印8方。引首为清乾隆皇帝弘历所书“清华”二大字,并钤乾隆印鉴4方。前后隔水有“宣统御览之宝”、“古稀天子”等收藏印9方。尾纸题跋:“后一月,德钧持此图见示,则已装成轴矣。一时信手涂抹,乃过辱珍重如此,极令人惭愧。子昂题。”钤“赵氏子昂”、“松雪斋”印二方。并诗题:“向来写意思卜居,住处只今成画图。胸中本自渺江海,主人相挽写分湖。邓楀题。”钤“觉非斋”朱文印。另有觉非叟、无名氏、顾天祥等人题记总计56段。
此图卷作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赵孟頫时年49岁,这是他最后一幅可靠的纪年作品。赵孟頫以水墨写江南水乡平远开阔的景色,从用笔到构图都受到董源的影响,但董源的画法已完全融入赵孟頫的个人风格之中,于不经意间表现出来。山用披麻皴画出,景物以平远的形式展开。渴笔较多,用笔松秀含蓄,“写”的意味较浓,体现了书法的审美趣味。画家借景抒情,表现了一种静穆的心态和对“平淡天真”的追求。此图重要之处在于其对元画独特风格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此可见赵孟頫在开创元、明、清文人画潮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此图卷曾为董其昌所收藏,后收入清内府。《铁网珊瑚》、《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石渠宝笈初编》等书著录
以江南山水为题材,画面一片幽雅宁静气氛。比水村图晚两个月,但笔墨风格迥异,此图吸收李成郭熙王诜的画法,多用湿笔皴点晕染层次分明,整幅画面水晕墨障,境界旷远静穆,一变宋人刻画之习,自成一家面貌。
画吴兴附近太湖景色。画面宽阔,湖面数座远山,只用墨笔勾括,施以青绿不加皴点,笔法朴拙,设色古雅,景界清旷意境简远得唐人遗意。与其他山水画风格不同。
赵孟頫绘竹石,强调“以书法入画”,此幅绘古木新篁生于平坡秀石之间,以飞白法画石,以篆书法绘树,纯用水墨表现,是其“书画同源”之理论在绘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元代文人画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尾纸自题七言绝句:“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是关于绘画与书法笔墨相通之理论的名句,对后世文人画的影响至深。
本幅右上方自书“秋郊飲馬圖”五字,左上方署款“皇慶元年十一月,子昂”。知此图为赵孟頫59岁作。
赵孟頫擅长人马图,总体追求刻意写实,一笔不苟。具体画风有两类:一是宗唐人韩干之法,马尚丰肥,用色华丽,衬以山水树石背景,人、马、景合为一体;一是仿北宋李公麟之作,笔墨清淡,着力于线条,注重描法与形象、质感的统一,不施色彩,以墨代色加以轻染。人马画中的人物均著唐装,风格既具“复古”的唐画之韵,又带浓郁的文人气息,有一定的创新性。 此图属仿唐人的工笔设色画法。清秋郊野,一唐装圄官在池畔牧马,红色衣袍在大青绿的草坪映衬下显得尤为夺目,有力地突出了主体人物。所率十匹骏马均骨肉停匀,活跃多姿,它们或奔腾追逐,或徐步缓行,或俯首就饮,或引颈长鸣,意态生动。 此图在布局上富有特色,以中景露地不露天及右开式构图,把平视、仰视、俯视三种造景方式有机地加以揉合,灵活地处理景物,使画面开阔舒展,疏密有致。画法亦将唐人的青绿重彩法与宋以来的文人笔墨法加以融合,别具新意。如人物线描工细劲健,又类似篆籀用笔,古朴中见隽秀;树石、坡陀行笔凝重,勾、皴、破、染并用,工谨中含清逸;青绿、大红重色中又兼施赭石、水墨,于浓丽中显清雅。总体风格行、利相兼,妙、逸并具,精逸技巧与文人雅韵结合,反映了赵孟頫晚年成熟的人马画面貌。
此卷后幅有元代柯九思及清代的弘历、汪由敦的题跋,元以来曾经诸名家收藏。汪砢玉《珊瑚网》、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吴升《大观录》等书著录。
本幅署款“松雪翁”三字。钤“趙子昂氏”、“松雪齋”印二方。枯木竹石图是历代文人善画的题材,约始于唐代,至北宋文同、苏轼有较大的发展,南宋、金元间继有作者,至赵孟頫加以强调,形成一时风尚,终元一代盛行不衰
图中绘夏日疏林间,奚官在水塘为骏马洗浴纳凉的情景。人物与马各具姿态,生动自然,相互呼应,营造了一个轻松的氛围。人物衣纹流畅,树木坡石勾勒简练,色不掩墨,青绿与浅绛结合,色彩清丽雅致。本幅款识:“子昂为和之作”。另有清乾隆帝御题诗一首,钤“几暇怡情”、“乾隆宸翰”印。引首为乾隆御书“青溪龙跃”。尾纸有王稚登、宋献题跋
此幅绘一只戴胜鸟栖于竹枝之上,回首顾盼,神情警惕。竹枝采用双勾法,戴胜采用没骨法绘出并淡设赭黄色。画面敷色明净,笔法谨细。工致的画风秉承了北宋画院的画法,但“幽篁”的画法采用了书法用笔,显示了画家对文人情趣的追求。在赵孟頫的流传作品中花鸟画最为少见,此幅应为其早年之作。
本幅绘一戴官帽腰系玉带的红袍青年男子骑于马背之上,男子微有髭须,左手牵缰,右手持鞭,右脚轻踩马镫,神态优雅自足。马匹孔健有力,左前蹄微起,呈行进之势。画面布局、人物形象和马匹写实画法,都深受唐代画马图影响。
此图元代收藏情况不明。赵孟頫弟赵孟籲在作于大德三年(1299年)的题跋中说“每一展卷,不能去手”,此卷似曾经其收藏。赵孟頫孙赵麟至正二十六年(一三六六)的题跋显示,元末此卷藏于平江(今苏州)城内。入明后,有安国、袁梦鲤、项元汴等人收藏印记。明清之际入王时敏之手,又经其子康熙朝大学士王掞收藏,后入清内府。此卷汇集了赵孟頫弟赵孟籲、侄赵由辰、子赵雍和赵奕、孙赵麟赵氏家族五人的题跋,在赵孟頫的书画作品中并不多见。后隔水自题一段,又有赵孟籲、赵雍、赵奕、赵由辰、赵麟、倪渊、宇文公谅、也先溥化、程郇、陈润祖、何颐贞、释文信、朱景渊、清乾隆帝等题跋。有安国、袁梦鲤、项元汴、王时敏、王掞等收藏印记。
51岁画的红衣罗汉图,笔法凝重,设色浓丽,神态生动。17年后他题跋,追记在大都市时尝与天竺僧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