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与三个大学生,一个高中生一起畅谈,话题就是人为什么要活着?
孔子说四十而不惑,而我人到中年,突然间感觉到迷惑。
有人说,是为了工作为了挣钱而活着。可我有了稳定的工作,刚工作时教师工资拖着没有钱,现在及时足额发放又熬到了年限又晋升了高级职务很有钱,并有没觉得有什么区别呀?到了一定年龄自然有工作有钱,这只不过是成人的生活。
有人说是为了自我而活着。为了满足自己的吃,自己的喝,自己的娃儿学习,还有自己的精神需求。可我有吃有喝,有孩子上学的生活费,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可为什么不快乐?很少有人或者说几乎无人与我看书同行,与我思想同行,家人、朋友、同事构不成同心圆,是不是我有错?
有人说是为了自己所追求的人生之道而活着着。可我前不见导师,后不见随者,茫茫人海,如一片苇叶,如一粒小米,生命虚无,空灵如梦,我找不到一个支点,撬起厚重的生命,在时光中渐渐变老,渐渐退出人生的舞台,没有掌声,悄然寂静。
我迷惑在单调的重复的工作中,自己离教育家太遥远了,这是不是叫平庸?我迷惑在自己离作家太遥远,这是不是叫无能?我迷惑在看了那么多书,却无人愿意倾听,这是不是叫无用?我迷惑在自己说对生活的感悟是那么样的浅薄,这是不是叫智商如童?
孩子引导我知识就像一棵树,你不仅要扎深,而且要扎广。不仅要看古书,更要看现代的书,特别要了解现代人尤其特别是青年人的兴趣。古典的东西并不是不好,而是与现代生活有了断代,我的有利条件就是要建构一个桥梁,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古代的事,把古代的书转换成现代人的故事。
孩子开导我关注现在的歌曲流行。如华语排行榜、热歌排行榜、新歌排行榜,往往都融入了中国传统古典的文化元素,其实传统的文化很有吸引年轻人的地方,可以练习写诗歌,写歌词,平时吃饭的时候,可以听些流行歌曲,感悟一下歌曲中的语言魅力,找一些渠道手法感悟,获取点创作灵感。
孩子告诉我如果你想搞创作,你就想你为谁而创作;如果你现在想研究古典,你就想怎么样把现实联系起来;如果你想搞好教学就要广泛地阅读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如果你想干什么,你现在就去做,不要有所顾虑,不要有所牵挂。成年人总是有顾虑有牵挂,而年轻人就是怎么想就怎么做,还可以拉几个朋友一起做。
突然间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青春和活力,看到了梦想和行动,看到了健康的性格积极的心态,看到了自己所缺失的东西。
人到中年人生如茶需要去泡开,需要去品味。年轻人的爱好就如同人生的雪碧,只要够爽就足够了。我可以在茶中添加雪碧,创造出生活的新滋味。
向孩子们学习,学习他们对青春的理解,学习他们对人生的乐观,我可以这样说, 当你人生迷茫的时候,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吧!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激情,感谢孩子们做了我人生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