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和奇幻给了我们一笔丰富的遗产――从阿西莫夫到品钦,这种类型里产生过一些奇妙而颇具野心的作品。然而它们也着实令人畏惧。所以我们很多人只好糊弄了事,假装已经读过了这些经典――其实没有那么难,因为它们无所不在,而我们也听过无数遍讨论它们的声音了。我们科幻迷擅长假装。但有一个原因,这些书都是经典――而他们也确实值得阅读。
我们询问了一些我们最爱的作家,他们告诉了我们10本大家都爱假装读过的科幻/奇幻书――还有你为什么应该真的阅读它们的理由。
《编码宝典》 尼尔・斯蒂芬森
这部由尼尔・斯蒂芬森创作于1999年的作品讲述了一则二战期间的密码破译人员和1997年的极客之间错综复杂、环环相扣的故事。
这是一段长达一千多页的传奇,以破译数据密码为中心线索,结合了历史小说和科技惊险小说的元素,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破译纳粹密码的“布莱切利公园”一直到现代在东南亚建立的“信息天堂”。这是一部跨越时空的信息流动发展史,被一代又一代IT人奉为“Geek圣经”。
1942年,年轻的美国海军密码破解专家劳伦斯•沃特豪斯被委派到神秘的2702部队,这个部门的任务是掩盖德军的恩格玛密码已经被破解的事实。他们躲在敌人身后,想法设法在情报战中误导敌方。在2702部队服役的美军中士鲍比•沙夫托,冒着生命危险执行沃特豪斯的计划,与此同时,沙夫托的老朋友,日本的采矿工程师后藤田悟,被委派到菲律宾一座矿山中执行秘密任务,三人的命运紧密相连……
1997年,兰迪•沃特豪斯通过光纤电缆为菲律宾移民提供讯息,寄生藤公司通过这笔收入在附近建立地下数据库,道格•沙夫托和他的女儿则负责电缆的海底调查工作,而监督这项工程的正是……一个更大的阴谋渐渐披露,2702部队的秘密也渐渐浮出水面。
“这本书不仅很长,内容也非常丰富。它有近1000页,而且是大开本。这书一定有五十万字,”游朝凯(Charles Yu,美籍华裔作家)说道。
作者简介
(美)尼尔·斯蒂芬森美国顶级科幻大师 赛博朋克代表人物 黑客界的海明威 1996年雨果奖获得者
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1959-),美国科幻小说家、短篇故事作家、散文家,笔名为斯蒂芬·伯里(Stephen Bury)。他的作品以思辨小说著称,包括科幻小说、历史小说、赛博朋克等。斯蒂芬森在数学、密码学、哲学、货币和科学史等领域都有涉猎,代表作品有《钻石年代》、《雪崩》、《编码宝典等》,其中《钻石年代》获得1996年雨果奖。[1]
在写作上,史蒂芬森带有后现代风格,语言活泼而富于黑色幽默,同时充满了惊险刺激的抓人情节,自《佐迪亚克》开始,这就是他的招牌绝技。另外,他还在小说中混入了大量历史、人类学、语言学、考古学、宗教、计算机、政治、哲学和地理的内容,形成一个亦幻亦真的世界,其风格鲜明,和其他赛伯朋克作家区别开来。1999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50位数字英雄,列举当今世界技术创新上的杰出人物,40岁的尼尔·史蒂芬森入选其中,其理由是他的书塑造和影响了整整一批IT人。1998年3月,《审理杂志》推出“最后审判日:100本你今生必看的书”的评选,评出世界上100本最佳科幻-奇幻小说,《雪崩》作为他的成名作,赫然在列,同时,《雪崩》也入选了亚马逊网上书店选出的“20世纪最好的20本科幻和奇幻小说”和《商业2.0》杂志推出的“每位CEO必读的伟大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