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7日,星期六下午两点半到四点,桐城市北街小学办公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团体导师赵海英,督导巜石头的故事》团体心理活动,分校学员要求全部参加,本次团体课是一次成长性团体,是人格内在自我的探索。
石头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潜质,千百年来经过自然的洗礼,在民族和宗教中,石头被赋予了神性,是众神和精灵的寓所。每个人的内在都是一个容器,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精灵,他聚集了人的精神情感和经验,而石头的特性正与人心灵内在的本我相似。在心理分析中,石头常看作是无意识深处的灵魂。这个“内在的我”常常与意识的自我发生矛盾,甚至出现断裂,这种人格系统中的矛盾冲突会导致人的内心动荡与失衡,于是人就会出现内心的冲突和痛苦,导致思想和行为困难。只有把握住自性,将内在自我和意识自我进行整合,才能实现人格的完善和统一。
大家围成了一个圈坐好,赵会长给我们讲解分析巜石头的故事》。表达性艺术治疗分为六个阶段,1.评估2.呈现3.表达4.转换5.整合6.康复。
活动在《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音乐中开始。随后会长又播放了钢琴曲,钢琴曲开始学员们闭上眼睛,静下心来,回忆寻找真实的自己,这个自己和平时我们见到大不相同。他希望你拥抱,往往比长大的我们更清楚我们真正的需要,这个内在的小孩就是你的心,内在自我对于我们来说是无形无体。无论你是否看到他,他都会如影随形的跟着你,有时也会让你陷入情绪,不能自持,有人说内在小孩就是我们的潜意识,也有人说内在小孩就是我们内心那个受伤后没有长的自己,这个小孩子,它真实的存在我们心里,等待我们回去看看她,去疼爱她,爱你的内心小孩吧!因为爱她就是爱自己,随着音乐播放完,学员们每人挑选一块石头。
我挑选了一块不是很大的石头,估计和我有缘,看了一眼,再也挪不开眼,总是担心被别人拿走了,直接果断的拿起,不再犹豫。我给它取名叫《月月》,我想对过去的他说“辛苦了,月月”。她看上去很完美,光滑,外表鲜丽,但是从石头上看到的那个她外表美丽,上面却有那么多的伤痕,大的小的好多好多,原来这就是我的内在小孩,他受伤那么深,受了那么多委屈,还坚强不屈成长。月月你是最棒的,以后我会更爱你,陪伴你和你一起成长,不再让你受伤,不管将来多么困苦,我都将你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