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公司的产品除了要挖掘和实现用户需求 ,还需要协调团队资源,推动项目的进展。尤其后期在跟技术的对接上,尤其需要花很多时间。
那产品设计师如何与技术协作更高效?
1、技术需要了解业务和用户;
很多技术(或公司管理层)觉得,技术只管实现功能就好,不需要了解业务。尤其很多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技术离业务越来越远,甚至说不清楚自己公司是做什么的。
这样导致的问题是,技术离用户很远,不知道产品有什么问题,需要为用户解决什么问题,而了解这些,就知道自己在开发的产品用户是谁,能为用户解决什么问题,哪些问题还未解决等。同时,也能减少协作的沟通成本,产品讲场景时,技术能瞬间get。
2、让技术参与需求评审;
让技术参与需求评审,参与讨论,一方面让技术同学脑海中有场景感,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需求,是解决谁的什么问题,而不是仅仅把一堆文档给他们,告诉他们开干,这样会让技术变成纯粹的执行机器;
另外,技术能站在他们的角度提出一些思路,看需求是否可行,是否有更合理的方案。
3、给技术提供详细的文档
一般情况下,产品都会准备PRD文档,也会同步给技术。但跟很多技术同学沟通过,普遍表示他们一般不会看prd文档,内容太多,效率太低。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需要这几个文档:
1)原型稿(最好是高保真原型);
如果前期的需求评审阶段,技术已经对需求和场景理解的很好的话,一般提供了高保真原型,他们脑海中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这是最好的情况;
另外,原型上的标注说明需要描述清楚,比如,对不同状态的解释,出现特殊情况(如操作出错或断网时)该如何提示等;
2)业务流程图;
流程图能清晰展现出场景的顺序和结果,在做产品设计甚至活动流程等地方都用的十分广泛。尤其对于任务型需求,涉及的情况分支太多,这时候,业务流程图就非常有必要了。
大致提一下绘制流程图几个关键点:
1 参与者:这个场景中,有哪些人(角色/系统)参与?比如一个杂志主编需要审核一个作者的投稿,那么参与者就是主编和作者;
2 事件:这些人做了一件什么事?接着上方案例,1是作者向杂志投稿,2是主编看到这篇稿子后对其进行了处理;
3 顺序:这些事情的前后顺序是怎样的?哪些任务是条件?比如,肯定是先有投稿,再有审稿;有人投稿是审稿的前置条件,如果都每日投稿,也就没办法审稿了;
4 输入(上游):这些活动开始前需要有什么数据传达或者操作,比如主编要审稿,那作者需要投稿给他,并且最好系统能提醒主编去做这件事;
4 输出(下游):这些活动结束后,会有什么反馈传达?比如,主编审稿之后,如何让作者知道这件事儿?
6 标准化:每个流程有开始和结束,每个符号代表什么意义;
以上是产品设计师跟技术gg协作最基本的流程。对新人来说,经常会在某个环节出现一些问题,但不要着急,慢慢跟技术磨合,经历各种互相撕逼、一个又一个项目后,就能达到比较和谐的状态。
另外还有几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点,都是经历汗水总结出来的经验:
1、 尽可能考虑周到
在给技术文档时,一定要把所有情况考虑到,不要等技术来找你。
比如:
1)每个流程是否有完整的开始、结束,是不是每个可点击的按钮都有交互反馈,
2)错误提示、网络环境有问题时如何处理、空状态、各类弹层是不是有考虑;
3)新老版本之间如何兼容;
4)数据埋点怎么埋,提前沟通;
2、尽可能的不要改需求
产品最常见被技术『砍死』的最大原因之一:临时改需求。
因为产品没考虑清楚,突然让技术改东西,但牵一发动全身,你以为改动小,但对技术来说可能就是半天或者几天的工作量,这种情况出现多了,不被喷死都是技术仁慈了。
所以事前想清楚,提交开发之后就不要轻易改需求了。
3、产品功能和逻辑比炫酷的视觉更重要
对产品新人来说,总是希望自己做出来的产品一看就很炫酷高逼格。但实际情况是,过分追求视觉上的炫酷不仅需要耗费太长时间,拖慢项目进度,而且会忽略产品本身的功能和逻辑,得不偿失。
与其看上去酷,不如把功能设计的更简单易用。
当然,每个产品新人都需要经历各种项目、各种磨合,才能慢慢修炼的老道。每一次犯错,都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