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太和县的太和清音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据《清音筝谱》记载:元初明末,颍州泉河南岸有一玄坛法师,学识渊博,且精通音律。他性喜弦歌,尤以琴筝为长,终日研习,寒暑不辍,吟唱出一种旋律作为曲歌,日与众徒弹唱自娱。因其曲调清雅悠扬,故名“清音”。
关于这位法师的姓名生平,关于他为何终日研习琴筝,寒暑不辍 ,这里面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元朝的时候,在泰和颖州(今太和县)泉河岸边的村子里,住着一个名叫梅郎的小伙子,他和年近80的老母亲一起生活。梅郎是位博学之人,不仅喜欢读书还吹得一手好笛子,村子里的人都特别喜欢并敬重他。
有年秋天,村里闹旱灾,几乎家家庄稼都没有太多收成,乡亲们为了不饿肚子偶尔靠猎鸟打野兔来糊口。一天,邻居李二猎得一只巨大的白鹤,正要磨刀拔毛美餐一顿。梅郎听见白鹤凄厉的叫声,看见白鹤在绝望地挣扎,不禁生了怜悯之心。于是一再央求邻居放了受伤的白鹤,并把自己钟爱的长笛送给了李二换下了这只受伤的白鹤。后来,梅郎和母亲一起医治好这只白鹤的伤口,把这只巨大的白鹤放生了。
第二年春天,梅郎遵从母亲的叮嘱背上行囊去京城赶考功名。不巧在赶考路上第二天就遇见暴雨,于是梅郎就在一棵大树下躲雨。过了很长时间,天色都有些暗了,暴雨才停,梅郎正要急匆匆继续赶路,突见迎面来了四个轿夫,抬着一个华丽的轿子停在了他的面前。前面的轿夫冲着他行了个礼说:“梅郎,我们是鹤仙宫的特使,早年您救的白鹤就是我们鹤仙宫的主人。今日特奉主人之命迎接您去鹤仙宫,请您上这个轿子,到鹤仙宫吧”。梅郎感到很奇怪,并婉言谢绝了。梅郎说道:“……我要去什么鹤仙宫的话,丢下我的老母亲怎么办?我的母亲已经80了,只要我母亲在,我哪里也不能去……”只见那四个轿夫异口同声道:“梅郎,我等奉命来请您,若不能复命,主人必定会责备。您的母亲决不会有什么不妥,我们会安排她过的很好,总之,请您上轿吧。”梅郎经不住劝说,终于坐上了轿子。
梅郎上轿不久,好象来到了一个烟雾缭绕的地方。轿子在一个巍峨瑰丽的宫殿大门前停下了,在悠扬悦耳的乐曲声中,侍女们簇拥着一个身穿白色衣衫的美丽仙女出来迎接他,白衫仙女道:“梅郎,当年为了救我您甚至失去了钟爱的长笛,我一定要报答您。您看我这鹤仙宫各样乐器都有,琴 筝 笛 任您选……”。于是,鹤仙宫天天盛宴款待,梅郎每日弹琴吹笛,仙女唱歌跳舞,那歌声美妙动听犹如天籁,让人留恋忘返。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
一天,梅郎向仙女请求:“仙女,长久以来蒙你关照,天天得以学习琴技,实在感恩不尽,现心中挂念老母亲,想回家乡看看,请应允我回家乡走一趟……”于是仙女送给梅郎一个三层宝盒,告诉他说:“如遇到困难,请打开这个宝盒。”
随后,梅郎回到了家乡。可是他的家乡啊,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昔日村庄里的树木不见了,只剩下一些枯树,泉河边上的房屋也变的稀少了……梅郎心想,我仅仅走了一年,村子就变成了这样,这是怎么回事呢?
他一边想一边朝自己家走去,在靠近他家位置的前面,应该是邻居李大的住处。可他没找到李大,只看到一个老大爷在一座草房里编草鞋,梅郎走进老大爷身旁问道:“我原来是住在这里的,我想打听下一个叫梅郎的人,您知道吗?”。老大爷说:“是啊,我听说在祖父的祖父那个朝代,好象有个叫梅郎的人,传说他被神仙接走了,那时,村子里的人都喜欢听他吹笛子所以都盼望着他回来,……可过了很多年,他也没有回来……”。
“那么,梅郎的母亲呢?”
“梅郎的老母亲和她那代人,早就死光了……,不知道从哪一代开始,我们这个村子有些败落了,再也没有听到过什么好听的笛声……”
“那么,梅郎的母亲的坟墓在哪里呢?”……
根据老大爷的指点,梅郎找到了母亲的坟墓,母亲的坟墓已经被荒草覆盖,一看就知道这是很多朝代以前的古墓。梅郎楞了半天,就从母亲坟前摸索到自己以前的家,看见家中以前用来洗手的石盆还在,除此之外,不但院子没有了,就连以前栽在院子里的树木也不见了,仅仅就知道这是老家的遗址。
梅郎不知道如何是好,就把仙女给他的宝盒掏出来打开了最上面一层,只见里面装着一本琴谱,翻开琴谱一看,上面记录的正是之前在鹤仙宫和仙女一起弹唱的那些歌曲。梅郎接着打开了第二层宝盒,只见一缕白烟袅袅升起,梅郎被白烟一熏,立刻变成了老态龙钟的老爷爷,梅郎最后又打开第三层宝盒,一支绿莹莹的长笛在第三层宝盒匣内闪闪发亮。于是变成了老人的梅郎从此以后每天看着那本琴谱吹笛弹唱,在老家居住了下来。
梅郎终日研习仙女留给他的琴谱,寒暑不辍,终于吟唱出一种旋律作为曲歌,他的唱腔优美,曲调清丽,听来婉转柔和,令人清心舒怀,犹如天籁。时间长了,泉河两岸的乡亲们纷纷把孩子送来和梅郎学习,因梅郎弹唱时曲调特别清雅悠扬,所以乡亲们都把其称为“清音”。
不知过了多少年,清音老人梅郎终于去世了,乡亲们把他葬在他母亲坟墓旁边,每逢清明前后,总有一群白鹤在梅郎母子俩坟前啼叫着翩翩飞舞,而梅郎————这位创作了“清音”的老人的名字,就象“清音”一样,世世代代和那些悦耳的乐曲一起铭刻在泰和颖州(今太和县)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