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学校的指导下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使我更全面更立体的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到了他的为人处世及大局观。根据书中所说,习总书记在知青岁月里,从未想过放弃读书和思考,甚至到了“痴迷”阅读的程度——习总书记曾为了找到歌德的《浮士德》,跑了三十几公里路才借到。并且习总书记的阅读面还十分广,从天文地理到中外名著均有涉猎。不仅于此,习总书记同时还注重阅读的深度,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宁愿饿着肚子也要把喜欢的书读完,并且一定要研究到透彻。就如同书中所说,习总书记执政理念、思想,正是在持之以恒的阅读中积淀下来的。这告诉我们:要深入了解一方面知识,必须得舍得花时间、下功夫。要真正干好一件事情,必须要能沉下去,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不断进取的精神。结合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我深刻感受到,作为承担着复兴祖国的神圣使命的学子,我们要担负起祖国发展的重任,就必须学以致用,广学博学,实事求是。做到习总书记说的“功以学成,业由学广”。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村时,因为敢说、敢做、敢担当的特质,被推举为大队党支部书记,书中提到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如果他有错误,大家指出来,他肯定改;如果他没错误,就要求大家不打折扣的去执行。建沼气池、挖水井、打坝地等等,都体现了他敢做敢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作风。作为一名学生,一名青年,我们更应该学习习总书记这一优秀的特质,敢打敢拼,不惧犯错,知错就改。方能更好,更快的进步,担负起复兴祖国的大任。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很多工作都是开创性的,比如建沼气池,是技术创新,办铁业社、缝纫社和代销店,是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以代销店为例,以前村里人买东西要走70多公里到公社去,一来一回需要走一天时间,改为代销店后村里一两个人统一去采购,大家再去店里买,这样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老百姓方便了。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智慧社会的目标。学习完习总书记当年创新实干的事例后,我进一步增强了信心。一定会在将来贡献一份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习总书记曾经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去哦认为,正是艰难岁月里的学习、思考、实践、创新,使得习总书记有了坚定的目标并持之以恒为之奋斗。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的“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我们这代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当“坚定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