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琳若邻
早在2013年就加入豆瓣了,但那个时候是为了当时的闺蜜而注册的。主要用于给她的日记、书评、影评、广播点赞写评论,而我自己从来不发广播,也不发日记,甚至平时都不会去登录账号。都是闺蜜发一条动态就QQ上告诉我,于是我就屁颠屁颠的去发挥豆瓣账号的功能。
后来和闺蜜不欢而散,源于她随意在网络上写我的故事,而我往往是最后知道的那一个人。2017年的时候,在家待业闲得想东想西,不敢在朋友圈发表明显的事情,怕被人嘲笑,也怕被人看不起。想到了豆瓣这个平台,但是账号上有曾经的闺蜜,在平台上我们还是彼此的好友,从朋友圈逃到豆瓣居然逃不了她,于是我注册了现在的账号。
因为有去小组发帖,留言,有写日记,有发广播。陆陆续续有收到一些邻友的私信,他们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聊不到两三句就提出要加微信。他们的理由是:觉得你不错啊,想认识一下,喜欢你发的图片,赞成你的签名……
刚开始觉得被邻友要求加微信是看得起自己,至少某个观点、某段文字、某个图片、某段经历触动到邻友的心弦了。于是加了三个邻友,加了微信后,刚开始聊得蛮多,慢慢的我们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甚至某一天发现,咦,这人谁呀?不认识,删!有一个加了微信就没有聊过,时间一久,发现不认识,删!
于是我发现豆瓣就是豆瓣,微信就是微信,没有必要把微信上的人搬到豆瓣,当然豆瓣上的人也不适合挪到微信。
依然不断有邻友要求加微信,我表示不加微信,有人立马不再回信息,有人死乞白赖的要加QQ,有人会继续要求加微信。我一般都告诉他们我玩豆瓣多过玩微信,微信只是用于工作沟通的软件。朋友圈半年不更新一次。瓣是我生活的全部,我把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发在豆瓣上了。
其实我心里想的是:我们不熟,不知道你是好人还是坏人,不确定要不要继续聊天,不确定要不要成为朋友。为什么要加微信,加微信到底是要干什么。微信里面都是我的亲戚朋友同事,你一个不认识的陌生人凭什么加微信。我好不容易把朋友圈搬来豆瓣,你却要我从豆瓣回到微信?你还想让我搬回半年都不发朋友圈的微信?
终于明白很多邻友的简介里第一排就是:不加微信、不加微信、不加微信!之前觉得这样的邻友好高傲啊,太高傲了。现在才知道邻友不是高傲,只是不想自己被打扰而已。
还是有人不厌其烦的继续要加微信,我把我的经验告诉他们:从我的经验来看,加了微信都会友尽,成为网络尸体,占据对方的内存。关系牢固的往往是那些不咸不淡的邻友,我们基本上很少私信,但是就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由此我悟出的道理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一番话下来有人说我无趣,有人说我奇葩。看简介的时候没有看出来嘛,现在才知道?豆瓣里面都聊不下去了,还需要微信?确定要加微信么?三言两语就觉得我是个不错的人要加微信,我说几句话就觉得我奇葩。怎么都觉得是邻友在自编自导自演,而我没有入戏,好让邻友失望哟。
一无所知就加微信,前一秒告诉我你要做真实的自己,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就因为我把不加微信的实情说出来,我就成另类奇葩了。前一秒赞成我的所有,后一秒变反攻。你确定你了解你自己么,看清楚自己了么,这就是人性,这就是我不加微信的原因。
我是一个很慢热的人,如果真要加微信可以先稍微了解下我,不要上一秒把我举高高下一秒对我踩踏踏。无论我是一个不错的人还是一个奇葩,我都没有错,我没有打扰谁也没有得罪谁,请不要这样对我。
有很多邻友在简介里就附上了自己的微信、邮箱、QQ、甚至电话号码。真想加微信就加那种吧,对于表示明确不加微信的邻友不要去打扰了。
我给邻友评论都害怕打扰到对方,不要说私信了,更不要说加微信。在豆瓣人与人之间有距离感,聊天不慌不忙、不疾不徐。作为豆瓣邻友,不打扰不干预,但是能真切的感受到对方就是最舒服的相处状态。所以,不加微信,豆瓣就挺舒服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