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们告诉我,麻雀、黄鹌这些鸟都不通人性,要养就养叫天子。我们那时候可不知道这雅名,还是在我读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后才知道这名堂的。
因为它的头顶上长着一撮长而尖的毛,所以我们当地都叫它角角。角角的窝不做在庄稼地里,更不搭在大树上,村子后面丘陵内向阳的草坡上,才是它们做窝的理想场所。它们会选一个防水、草密的地方,刨一个浅穴,用柔软的杂草枝叶编一个圆圆的小篓子一样的巢,然后就可以孵育后代了。
那时的夏秋之际,我们在丘陵内割柴草的时候,常趁休息的间隙在坡上找角角窝,有时也会在割柴草的时候偶然碰到。找到的鸟窝或刚做成,或已下了鸟蛋,或正在孵化。但找到后需要保密,不可让更多的小朋友知道,宁可将来得到小鸟后送给别人喂养。
否则,有的小朋友恶作剧,把鸟窝毁掉;或者今天这个小朋友去看看,明天那个小朋友去瞧瞧,惊动了鸟爸鸟妈们,它们会放弃孵化而弃之不管。尽管一两人知晓,也需隔几天去瞧瞧,幼鸟太小了养不活,太大了它们会飞出窝令人找不到。
角角一窝下蛋四至六枚不等,下完了,两成鸟便开始轮流抱孵,18天即可出壳。这种鸟很聪明,会利用大自然的力量。中午阳光强烈的时候,它们会双双飞到坡顶上休息,让阳光的热量为鸟蛋加温。
刚出壳的小鸟只有成人的指头肚那么大,头也抬不起来,鸟爸鸟妈们怎样给它们的孩子喂食呢?小朋友们说,是一只成鸟用嘴把小鸟的头抬起来,另一只成鸟往小鸟的嘴里喂食。后来我想,这不过是一种猜想罢了,这种情景人怎么能看到呢?自然界存在着许多未解之谜。
在经历了一天天的耐心等待之后,我终于得到了一只可爱的小角角,其他几只分别送给了小伙伴们。邻居家的阿毛告诉我一些养角角的经验。他虽然还没我年龄大,但是养鸟的经验却比我多。
他说角角比麻雀和黄鹌娇嫩得多,养法不当是会死的。不可喂得太饱,也不能喂得太少,最重要的一条是这种鸟怕上火,每隔几天就要喂它几只蜘蛛,蜘蛛有祛火作用。它只吃蚂蚱、虫子之类。
我特别喜爱这只小角角。每天放学回家之后,我第一件事就是去给它逮蚂蚱,不管是烈日下还是下雨中。逮回来蚂蚱把小角角打发饱了,然后才去吃饭。小角角饿了的时候·,总是在笼子里跳来跳去,“唧、唧、唧”地叫个不停,似乎在说:“我饿了,我饿了······”
喂它的时候,我把它从笼子里拿出来放在地上,把蚂蚱掐作几节,拿蚂蚱在它嘴上轻轻一碰,它的嘴就张开了。我把蚂蚱放入它口中,它的脖子一伸一缩、一伸一缩,就咽下去了。吃饱了,它就卧在笼子里休息去了。
这小东西长得很快,每天都有新的变化。不久,它的喙已经硬朗,羽毛已覆盖了全身。我很高兴。又过了不久,它头顶上的羽毛长出了一个尖尖的角,和成鸟没什么两样了。我终于学会了养鸟,那种成就感无法言喻。
之后,我对它的喂养就很省事了,每天给它加足食物和水就可以了。但我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仍是去看看我心爱的小角角,把它放出来跑一跑。
此后,它渐渐会飞了,有时飞到矮墙上,有时飞到树枝上,嘴里发出“唧唧哆、唧唧哆”的叫声。这时,我只要伸出手掌,发出几声口哨,它就会立刻向我飞过来,有时落在我伸出的手掌上,有时落在我的肩膀上。
太阳落山之前,我会带它到野外的草地上玩。它似乎高兴极了。我把它向上一抛,它便箭一般地直向天空中飞去,像直升机停在空中一样,扇动着翅膀,“唧唧哆、唧唧哆”地叫个不停。
那声音清脆悦耳,并不比百灵鸟的叫声逊色。叫累了,便飞回我身边,我会奖励它一只蚂蚱。休息过后,攒足了劲儿,它仍会重飞空中,继续卖弄它的歌喉。养角角给我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有一个星期天,我随父母到舅舅家走亲戚。临走时,我把鸟笼挂在了院子里晾衣的铁丝上,满以为不会有什么事,家里那只狸猫不可能沿铁丝加害于角角的,在地面上它也够不着鸟笼。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等下午回到家时,鸟笼在地上躺着,被撕得稀巴烂。我心爱的角角不见了,只有掉在地上的几根鸟毛。我不禁大哭起来。一定是狸猫用力向上蹿才把鸟笼拽下来的。临了,我把狸猫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以致于它逃出去七八天以后才试探着回到家里。
直到现在回想起来,我还为失去那只角角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