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会制定规划,会给来年确定主题、关键词、行动计划,或者写一封信。
我们来谈谈如何运用逻辑层次来制定个人的年度规划。
一、逻辑层次与个人规划的关系
逻辑层次是NLP的第二代大师罗伯特迪尔茨发展出来的一个模型,人的思维具有内在逻辑层次,层次越高,概念的抽象程度就越高,某个层次出现的问题要到上一层次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上一个层次会决定下一个层次。高维的深度思考,能够帮助低维的有效行动。
逻辑层次从上往下,分别是愿景,身份,价值观,能力,行为和环境,其中上面三层是战略层面,和人的自身定位有关,想成为怎样的人,Being,强调的是为什么;下面三个层次是战术层面,和人的能力与行动有关,Doing,强调的是做什么和怎么做。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逻辑层次,在谈活出一致性的时候,当我们在谈身心合一的时候,就是希望各个层次匹配,“我做着什么”正在通往“我想成为什么”的路上,没有脱轨,没有跑偏。
按照逻辑层次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个人的发展,从长期来说就是职业规划,从短期来说可以是年度规划月度计划等。
以年度规划为例,思考的路径是,先思考来年希望达到什么样一种状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希望实现怎样的价值观词汇关键词汇;然后再试具体要发展的能力,要执行的行动以及结果标准。
二、如何制定个人年度规划(以2019年为例,包括工作、生活、关系、健康、财富等)
当我们在时间维度上去做未来的个人计划时,实际上就是在处理现在的自己与未来自己之间的关系,就是在与未来的自己进行一番对话。
愿景:
到2019年底,我希望能够收获到什么?
那会是怎样一种场景?
如果去拍一张具有代表性的照片,照片里会有什么?
在这一年,我希望经历哪些成就事件,或者希望有什么闪光时刻?
希望我的努力,给身边的人带来怎样的不同呢?
(画下来)
身份:
我希望扮演好哪些角色呢?
通过这一年的努力,我和2018年有什么不同?
我正在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如果邀请身边的人来评价我,会如何评价呢?
价值观:
如果我用三个关键词来作为明年的主题,会是哪三个呢?
当我实现了个人的年度目标,我希望会有怎样的感受?
能力:
为了实现年度的目标,我希望发展哪些能力?
1到10分来测量,这些能力现在是多少分?希望达到多少分呢?
我会通过哪些方式来发展这样一些能力的?
行为:
关于工作,生活或者其他,明年会做哪些事情呢?
这些事情的成功标准是什么?在年底的时候怎么知道达到了目标?
标准是否正向积极?是否符合SMART原则?
如果我要和自己签订一个年度目标任务书,会有怎样的内容?
环境:
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现在都具备哪些资源?
如果要有效的推进我的计划,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呢?
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风险,有怎样的预案呢?
最后一步,从下往上再梳理一次。
年底,把那张愿景的画面拿出来,与实际进行比对,看看会有什么不同?
个人生涯规划和企业战略规划也可以可以这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