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东亚杯连续输,这么踢下去还有意思和意义吗?
国足正在从事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事儿。
脆败韩国三球以后,国足0-2输日本,应该说,这很正常。但是对于一支球队来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就真的是没意思,更没有意义了。
笔者都不知道,为什么非得让国足去出场,去出丑。而且足协主席也是亲自前往督战。更带了以百计数的行李箱。莫非是去长住了?是搬家了?
真的不知道,还有哪儿会收留这支队伍?还会待见他们?
东亚杯第2轮,中国男足对阵日本。大家或许都没有想到胜利,在我看来少输即赢,如果能够进一球那就是进步,至于打平那就是天大的胜利。
因为国足对阵日本队已经是16场不胜,上次获胜还要追溯到1998年。近16场国足面对日本6平10负,进12球丢32球。近7场面对日本,国足仅取得1平6负!
在这样的情况下,居于弱势地位,为何不摆出铁桶阵。要知道11个人往半场一站,也是密不透风的。
但是国足真的是让人无语。对比首战中国香港,森保一将首发11人全部进行了轮换,本场比赛,包括原大智在内的5名球员作为首发球员首次亮相,加上此前对阵中国香港队的比赛,从未代表成年国家队出场的15名球员全部出场。
可见森保一是势在必得,也是胸有成竹。但是国足还是输了。
有一句话说是,大力出奇迹。意即如果技术不行,就靠体力和蛮力上。但是国足好像在体力和蛮力上也是短板。
不说别的了,后卫冒顶,整个球队没人敢拿球,落后时还在后场频繁倒脚,等等,不断的出洋相,感觉真的是与日本队有着巨大的差距。
不知道他们平常怎么练的?或者说,平常练了没有?
想起了一副对联。慈禧挪用海军经费为自己过六十大寿,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幅对联。上联是:“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下联是“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慈禧在颐和园里举办七十大寿,当时满朝文物都为慈禧贺寿。当时就有人讨好慈禧说:“一人有庆,万寿无疆”的下联。
章太炎就看不下去,于是便将这幅对联改成“一人庆有:万寿疆无”,其实完整地对联是:“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奈一人歌庆有”,下联是:“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折寿蹙,每逢万寿祝疆无。”后来慈禧去世的时候也有人写挽联,但是还是讽刺慈溪的。上联是“垂帘廿余年,年年割地”,下联是:“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
借用这个故事,国足这么干的话,底裤会掉的。一句话,没必要存在了。也就是说,推倒重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