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荣幸在《春晖学院》听到了王老师的这节语文课,使我受到很大触动。
课堂上设计巧妙,文中托物言志把菊、牡丹等象征的人物品质首先进行铺垫,从而引出文章主题,莲所象征的人物品格。以讲故事的节奏使学生沉浸课堂之中,详细介绍了作品出处及作者的历史背景,从作者的家族发展史列举其后人的成就更加体现了王老师的设计意图,即文脉的传承,精彩地表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渊远流长!这是对中华文化的梳理也是王老师对文化发展的探究与热忱。 使我深受教育,不禁使我在听课之中受到深深地震撼!感觉到做为语文老师肩负的责任之重,课前应如何备课,从哪些角度去思考设计;在课堂上应该如何去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立足语文课堂去教育启迪我们的孩子去探索去发现中华语文的博大精深,从而爱上语文,学好语文。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王老师将这部分对莲花的描写展开剖析,引发学生思考:莲的颜色、姿态、花茎、叶柄等在作者眼中都有独特的美,为何作者对莲花的细节描写上只停留在花茎、叶柄,而极具药用价值的莲叶、莲藕却隐去不写?学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与莲花相对应的——君子美德。
进而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已将莲的品性与君子的美德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王老师又适时地进行写法渗透。介绍了莲花的品性、君子的美德已是课的完美结局,没想到王老师将《爱莲说》又升华到更高的高度。
从周敦颐到鲁迅,再到周恩来这是家风的传承,在王崧舟老师的这节课上我们看到的是经典的传承,是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王老师在这节课中完成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在教与学中触摸传统文化的根与源,在品与读中领略传承千年的民族精神,经典的蕴藉得以代代延续。
在今后工作中愿我们都能拥有莲一样的品格,学习王老师的大语文观,把中华文化更好地传承给学生们。做一名有历史责任感的语文老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努力在路上,坚持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