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被学术界誉为“爱因斯坦奇迹年”,因为在这一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一共发表了6篇论文,其中有4篇论文,拿出任何一篇来,都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潜力。
爱因斯坦是在不具备相对论理念诞生基础的时代,仅凭思想实验和纯逻辑推理,在没有通过观测实证的情况下,推翻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说,提出了超前的理论。
——摘自《第一性原理》,作者:李善友。
为了讲清楚第一性原理在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本书的作者李善友,用一种极其接地气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伟大的经典物理学和理论物理学的差异,并把经由经典物理学从而推理出理论物理学的爱因斯坦的伟大,向我们做了阐述。
所谓伟大的科学家都善于用演绎法。
爱因斯坦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完全是通过思想实验出来的。
所谓思想实验,就是在脑子里面做实验,并没有实体的动手。
这听起来简直就是不可思议,对,也正是这种不可思议,才造就了爱因斯坦的伟大,他在脑袋中头脑风暴构想出来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经过后来的许多的科学家检验,确实是真理中的真理。
这也就是演绎法的魅力所在,它可以保真,只要前提是正确的,经过正确的逻辑推理,那么可以相信结论也是经得起检验的。
那么爱因斯坦真的是凭空想象的吗?不,当然没有这么简单,他只是发现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与麦克斯韦的经典电动力学两种理论之间存在逻辑失洽。
在其他发现这个问题的科学家都认为这种现象属于正常现象的时候,爱因斯坦认为既然它们都属于自然世界中的某个系统,那么这两个理论之间应该有一种更基础的元理论。
带着这种疑问,他逐渐构建自己的理论基石一是相对论原理,二是光速不变原理,基于此,他开始在大脑里面构建一场伟大的推演。
他推翻了经典物理学里的时间绝对不变的概念,得出一个结论,对于快速运动的人来说,时间会变慢,这也就是狭义相对论的内涵。
当然,人是不可能快到超越时间,与光速相提并论的程度,所以我们也就无从想象,当我们能快到让现实时间赶不上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在电影《星际穿越》中,则讲述了这种时间的对比,通过虫洞进行时空穿越的宇航员,他离开的时候女儿还是一个孩子,等到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女儿已经成了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这是因为他是以光速运动的形式穿越的虫洞,所以对他来说,时间是静止的,而这个阶段,他的女儿生活在地球上,时间正常的流逝。
我想把这个话题讲清楚都觉得有点费劲,而爱因斯坦却通过在脑袋里的不断推演得出了这一结论,实在是一种思维的奇迹。
也就是说,当结论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把这个问题想清楚都很难,他却能想出这样的结论。
美国的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说,几乎所有的科学革命都不是新发现的革命,而是概念的革命。
我想爱因斯坦的伟大正在于此,他提出了许多的概念,在不需要实验,也不需要助手的前提下,在脑袋中完成这一系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