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格式化日更的第620篇文章!
本节思维框架
- 既然不能保护我一辈子,请早点放手
- 正面管教是什么
- 正面管教VS传统管教
-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唤醒孩子内在高贵的灵魂
正文
1 既然不能保护我一辈子,请早点放手
一位大一新生这样抱怨她的父母:既然你们不能保护我一辈子,请你们早点放手,我还有时间和机会去适应这个社会。不要等到我上大学的时候,本该去适应大学校园生活,本该走出教室去交朋友,本该走近老师,共同探讨更深领域的知识。而我却没有基本的生活能力,同时迎来同学异常的眼光。你们说,这个时候,我应付得过来吗?
一位职高学生毒瘾犯了,由于父母不给他吸毒的钱。他便拿起菜刀把母亲杀死了,父亲看到这个场景,赶紧拿起另一把菜刀把儿子杀死了。而后自己主动自首。
这些孩子都怎么了?是孩子的问题,还是父母的问题?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出了问题,不是复印件的问题,问题一定在原件上。那么,原件的问题是什么?
简·尼尔森博士著作的《正面管教》给出一圆满的答案。
2 正面管教是什么
《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正面管教创始人。
简·尼尔森告诉我们,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有效管教孩子的方法,它帮助家长和老师们建立一种和善而坚定、平等而尊重的养育态度,通过启发、鼓励、连接、关注解决方案等方法,来培养自律、自信、责任感、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使孩子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良好的品格。
3 正面管教VS传统管教
正面管教的很多观点与传统管教的观点不同:
传统观点一:管教孩子常使用惩罚
在传统的管教方式中,很多父母认为惩罚能很好的管教孩子。但是,实践证明:惩罚虽然短期里能让孩子听话,但长期来看,惩罚只会导致孩子愤恨、报复、反叛和退缩。孩子虽然自己意识不到,但是他们会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来回应家长。
正面管教方法:和善和坚定是管教的基石
和传统管教方式不同在于:正面管教既不会羞辱孩子,也不会让家长感觉难堪,它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然后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其他的各项能力。
“和善”可以表达我们尊重孩子,而“坚定”则可以帮助我们维护自己的权威,同时向孩子表明尊重事实的态度。
严厉惩罚的管教方法一般都缺少和善,而娇纵的方法一般缺少坚定。所以,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和其他管教方法不同的根本所在。
传统观点二: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为什么要求孩子听话?因为中国几千年文明实行的都是阶层管理制度,即严格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阶层管理制度。即长辈、上级说什么,不可质疑,你就得听,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几千年以来,这种观念完全深入到人们的心中,已经形成一种习惯性思维。正是因为大家都这样思考,自然不会有人去质疑它。
正面管教方法: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是坏孩子
听话的孩子可能没有自己的思考。因为父母都已经为他思考好了。比如,带孩子出去,碰到一位阿姨,阿姨向孩子抛出一个问题。还没有等孩子想出来,家长就已经替孩子回答了。时间久了,孩子就不思考了。
听话的孩子可能不想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父母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他不需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他只需要听父母的就可以。如果错了,那是父母的错,与自己一分钱关系都没有。
传统观点三:教给孩子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
"孩子,来,我帮你穿衣服,你自己穿得太慢"。于是,孩子上小学了,班级的孩子都很快穿上衣服出去玩了。而这个孩子半天穿不上自己的衣服,于是被同学们嘲笑了。
“社会太复杂,坏人太多,孩子,你千万不要一个人出门”。于是,孩子上初中了,还不能独自出门。
正面管教的方法: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
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如何能主动参与进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后果,那孩子的积极性就会提高,他们就会更注意自己的言行。
比如:孩子弄坏了同学的眼镜。我们就应该和孩子一起沟通如何赔偿,比如用孩子的压岁钱赔。如果孩子的压岁钱不够的话,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赔偿。
4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唤醒孩子内在高贵的灵魂
芬兰教育专家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唤醒孩子内在高贵的灵魂。
这句话有三层含义:
第一、孩子本来是愿意主动成长的;
第二、教育的目的是唤醒孩子愿意成长的状态,而不是创造;
第三、孩子愿意成长的状态已经存在,我们不破坏它就好。
如何唤醒?答案是:努力践行简·尼尔森博士的正面管教。
有孩子的我们,一起践行正面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