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练书法(34)——“为”

“为”字楷书练习

在分析这个“为”字之前,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有必要在此说明一下。
那就是临帖像不像的问题。因为今天我看到有个人,也是临的“九成宫”,非常像,比我写的像多了。
但是看他的落款,却不是很好,跟临习的水平不是一个档次的。

包括我前面讲的一些字,有不少我写的都不是很像,因为我临帖,本来就不是求写得像的。
你临的再像,如果不能内化成自己的,到你写的时候,还是按照自己的套路写,又有什么意义?
我临帖,所求的是:这个字要怎么写更好看?
再往大了讲,一幅作品要怎么写才好看?楷书要怎么写才好看?书法要怎么写才好看?

帖,就是参考,就是借鉴,而不是标准。

更多内容,将来再写一篇专门的文章论述,在这里不再多谈,每个人的思路和方法不同,我的同样只是给大家提供借鉴和参考,认同可以,不认同也可以,重要的是,得有自己的思考。


1,首先这个字常见的有好几种写法,大家先大致了解一下:

柳公权“为”字写法

颜真卿“为”字写法

接下来我要分析的欧阳询“为”字的写法又不一样。

我写的,哪一种都不太像,大家不用管,我从来不会拿我的字作为分析的主体,因为没有那个价值,我们主要分析“欧体”这个字应该怎么写,要注意哪些地方。

2,整体上,和“马”字的形状类似,无需多说,我们先看间距:

欧阳询“为”字分析示意图一

一看这间距,似乎乱七八糟。分析如下:
1)第一笔,是横线(2)的那一个挑笔,实际上,那是一个点,只是下一笔是长撇,指向那个方位罢了,所以,这一点的间距并没有问题,它的起笔位置是关键,通常在撇和横的夹角的中间位置。

2)横线(3)、(4)、(5)的间距应该没什么疑问,正常写,这几笔算是一个小整体,间距也比较稳定,没什么特殊。

3)横线(5)、(6)、(7)的间距要稍微小一点儿,这几个间距,完全取决于横折弯钩这一笔的高度,因为中间的四个点,毫无疑问在这个弯钩当中是居中的。
这样的话,这几个间距虽然看上去不是特别规则的那种,但是基本上是均匀的有节奏的,而不是乱来,最终的布白也是匀称的。

3,“为”字的长撇,非常关键。
(1)在田蕴章老师的每日一题每日一字当中,讲这个字就特意提到这一笔,他不是直直地撇下来的。
而是一个“S”形,请仔细观察这一笔的形状。
而且并非偶然,欧阳询基本上都是这么写的。(我没有这么写,不是我没有注意到,而是个人不太喜欢这种风格,这也是我并不盲目求“像”的原因之一)

(2)它的角度,基本上是在45°的样子,确切说,和垂直方向略小于45°(和上面柳体和颜体对比可以看到,上面两种角度会略微大一点点)。不能太平也不能太直。

(3)注意它起笔的时候,是有点儿特殊的,是一个先上后下的动作,而后行笔都非常细而韧,给人的感觉像一根细细的柳条,但是又很圆润,不会轻易折断,这就是功力所在了。
想要达到这种效果,我觉得中锋行笔是必不可少的。

欧阳询“为”字分析示意图二

4,撇之后,是连续三个横折,长短,方向都不一样。
第一个横折,横长,抗肩最严重。
第二个横折,横短,方向和第一个横折一致。
第三个横折,实际上是横折钩,横长,但是到这里就开始趋于水平了。所有底横或者起到底横作用的笔画,都是这个规律,最后趋于水平。
另外欧体的这一笔特别直,算是个人风格了,并非必须。

5,最后还有两个细节需要注意一下:
1)第一个横折将长撇分成两个部分,它两部分的比例。
2)最后四点的第一点,将长撇挡住了,这也是一种风格,前提是横折下方的长撇留的比较短。

“为”字习作:

楷书练习
行书练习

持续更新,记得关注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