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大自然本无所谓美,只有当我们对它投以审美关照时,它才能生成美。如果我们对大自然的风景“弃之不顾,它就失去了见证者,将会停滞在永恒的默默无闻”中,也就是柳宗元所说的“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

“须有玄心,须有洞见,方有妙赏,必有深情”。对外感受到自然的原因是对内发现了自我,于是就有了“深情”

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安叹曰。:“子野一往有深情”,美景,美物,音乐,不过是人的深情向外的延伸而已。

所以,哪有什么美景,不过美人有深情罢了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不爱看照片,唯爱照片背后的人,相对而坐,那一笑一颦,眼波流转,时间就在不知觉中过去,转瞬间,雄鸡报晓,又是一个良夜。“我欲独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今人大抵不解风情,男女俱如是。言语若是乏味,必落的个了无生趣,生无可恋。

于是乎,喝个大醉,一睡了事。用柳三变的话来说,就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国传统美学在“美”的问题上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 ...
    数玉集阅读 4,412评论 0 7
  • 我一直记得,大概是在十多年以前,买过一本《美学概论》,然后一直束之高阁,直到屡次搬家后被丢失。所以虽然知道有美学这...
    似弓阅读 2,427评论 13 21
  • 以前对美学几乎没有接触过,恰好Joy分享了《**美学原理**》这本书,自己做一点功课后有了初步的认识。想从三个方面...
    Teddy千里浩如烟阅读 1,740评论 0 1
  •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旗帜鲜明地将“审美鉴赏与创造”列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新课标对于作为...
    夏武制慧权阅读 387评论 0 5
  • 朋友来电话说多读点无用的书。我笑着说自己读的都是无用之书。的确,读书从来不问有用没用,只讲喜欢。好像我一直都这么随...
    无花石阅读 65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