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梦见大学宿舍的姐妹们了,一大早就给老六发了条微信。聊天的过程中,老六说她最近在听“三毛”,她突然觉得,有思想的人,一定是对生死早早就进行了探索,并看开了的人。她说过去总听我把死挂在嘴上,那时觉得我神叨,现在可不那么认为了,我窃思:难道现在把我也划入有思想的行列了?哈哈哈哈。
老六的话把我逗乐了,我就在想:到底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把生死挂在嘴上的?具体时间真的是想不起来了,但是我知道持续了很久。直到近两年,身边有帮朋友还时不时“训”我:能不能说点吉利的?动不动就死呀活呀的,有意思了?哈哈哈哈
说老实话,我觉得挺有意思,而且再没有比这更有意思的了。
“向死而生”这个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开复写的书名,他在癌症康复后写下这本书,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彻彻底底的反思,同时也彻彻底底颠覆了自己过去很多的价值观念。一个曾经走在死亡边缘的人说的话,真的很有说服力。谁没面临死亡,谁就不懂那个痛彻心扉的煎熬。
老六今天说,蒋介石对“向死而生”的解释最形象:时时可死,步步求生。听到这个解释的刹那,我真的是好喜欢这八个字呀,文字所包含的意境真的可以让人感受到极度浪漫,这也就是我常说的思想其实很性感。
我查阅了一下,“向死而生”这个概念最早提出的人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他在自己的著作《存在与时间》中,用理性的推理详细的讨论了死的概念,并最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
在书中海德格尔对“向死而生”的解释是: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概念。死,可以指一个过程,就好比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过程。而亡,指的是亡故,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真正的消亡,是一个人走向死的过程的结束。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是海德格尔死亡本体论的关键点。
哲学家就是厉害,人家一说,我们就把这个概念搞得很明白了。可是搞明白了死亡概念的意义在哪里呢?并不是说要我们天天盼着寿终正寝吧,相反的是恰恰是要我们好好活下去,而且得很珍惜的活下去。
很多朋友都被问过这样的问题,如果你知道你的人生就剩下最后一天,你想怎么度过呢?我敢拍胸脯地说:大多数人都会忙不过来。因为想集中在一天,把人生很多的遗憾补上,把人生很多的大事搞定,24小时哪够用啊。
因为我们平时太忙了嘛,总是忙于工作过日子挣钱,想着人生还有大把的时间等着我们用,老人可以晚看望几天,旅游可以往后推迟几年,初恋可以日后再叙旧怀念,人生道理可以慢慢来探讨,个人梦想可以等不忙时再去实现.....
总而言之这些看似不重要的主题全部被推后了,我们还是低着头忙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所以如果人生真的剩下最后一天,你突然觉得过去着急忙碌的事情原来都不再重要了,你想办的居然都是过去你认为不那么着急的事情。连老六都哄我开心说,如果剩下最后一天她想找我来面对面聊天,实际我知道她最想做的事情是飞深圳,去看望她的初恋,她会拉着对方的手深情地对方说:“其实我一直都深深爱着你。”哈哈哈......老六,我猜对了吗?
玩笑归玩笑,但道理就是那么个道理。所以研究死亡并不可怕,把死亡挂在嘴上也并不神叨,相反我觉得那是一种想开、放下,一种豁达的生活观念。明白了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后,我们会真的活在即刻当下,每天把想实现的小心愿都实现了:对情人讲情话,对父母表达孝顺,对孩子表达爱,和死党每天问候,给老朋友送去生日的祝福,三个五朋友夜间突然去看看4号桥......这些事情我们都会做好,而且日子会过的十分开心。
真做到这样了,我们也就真的达到了“时时可死,步步求生”的境界了。那个境界是个美妙的境界,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去体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