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很多时候是一种逃避。如果可以,我想每个人都不喜欢出来工作,最好每天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就把钱挣了,就把生活过好了。
可现实却不是这样,喜欢宅不喜欢跟社会打交道的人不喜欢早起,上班忙碌的人最终还是会不可避免的回归社会去跟别人竞争。因为这个世界什么都是那么有限,连上个公共厕所你不排队等候也占不到位置;又因为这个世界什么都会过期,不会有永远保鲜的罐头也没有永远都是18岁的青春。
我们都知道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你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遭遇这样那样的打击。
最近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在广州工作的好好的,年后突然接到家里的消息,要他马上辞掉工作回老家。
具体什么事情他不肯跟我讲,只是从那之后他再也没有找我说过他的写作大计划,甚至大家一起邀约互相写文章发送给彼此做监督,也被迫终止。
这几天,我通过微信跟他联系,顺便看他心情有没有好一点,还主动想跟他聊聊一些赚钱的门道,好歹手上有钱,会硬气一点。
但他却总是拒绝,理由是:现在心情真的不好,只想一个人静一静。
我可以理解,这种心情我也很清楚,这之后他还是要平静的接受一切,重新开始正规的生活。
回想起自己刚毕业的那些日子,因为广告设计的工作薪资太低,上班的地方又很远,坚持了半年,终于因为一次生病而痛哭流涕,自认为生活太艰苦,不想再努力。一冲动之下就辞掉了工作,每天躲在出租屋里看电影,上网,胡乱打发时日。
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也这样,当你独处时是最轻松自在的,不用面对别人异样的眼光,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好像整个天下都是你的了,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算胡乱骂脏话,把自己穿成火星人的样子也没有关系。
可这样的生活又能持续多久呢?你逍遥自在完了,最终还是要把自己收拾干净,打扮成别人能接受的样子,重新去找一份工作。
其实现在的我开始变得越来越宅女了。除了日常的工作和有必要的社交,其他时间我都几乎宅在家里。有时待在家里一待就是一天,看看书,刷刷抖音,打扫打扫卫生,洗洗衣服,更多的时候喜欢什么都不干,静静的让自己沉思和让自己静下来去看他人的长篇文章。
有时候也想是不是因为自己很少出去,会错失掉很多很多的风景?
记得以前看过一段评论,作者分析并不是所有大城市生活的人都能很好的享受,其中一部分热爱运动的人可能会在周末去很多个地方遇见很多有趣的事情。而另一部分人什么都不想做,只热爱宅的人,则可能只对住宅的附近熟悉。
看吧,其实如果太宅就会错失掉很多风景。这座城市提供了大大小小的阅读会,诗词赏析会,互联网发布会,提供了很多同龄人相互交流切磋的机会,就因为我们太宅,而未能参与,为能受益。
再看看别人呢,不断锻炼了自己的身体,享受了最美的人间四季,更增长了不少知识,这可是相当大的一笔财富呢。
前些年陪同公司领导去到大学,听到很多大学毕业的学子诉苦说:“姐姐我不想毕业,毕业就要跟同学们分开,要一个人租房子,要一个人打拼,我害怕那种孤独痛苦的生活。”
可是害怕有什么用呢,该来的还是要来。
上学求学时,你不需要出去工作,一切生活开支是由家庭供给的,所以你会觉得当学生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不需要背负任何压力。可你又是否知道——你之所以能轻松,只是父母替你背起了生活的重担。
而父母也会慢慢变老,你毕业的时候就意味着要长大成人,要独立面对社会,毕竟没有人能够免费照顾负担你一辈子。
中国的古话讲“养儿能防老”,你甚至要学着负担起父母的生活才是。
不管你曾经多么宅,面对生活曾流露出了多么不想面对的表情,当看到这篇文章时,也都应该为自己为家人改变一下。
宅的背后还是要面对回归社会的现实,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为了能够让我们早一点开始步入正常的生活,从而去享受生活,获得上天更美好的馈赠,和更多的惊喜,早点踏上出去享受工作的状态,踏上你的新征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