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姥爷家住在离我家十里开外的小街市上。记得,小时候常随母亲去舅姥爷家小住。
舅姥爷是位牙医,迎街开了门店,既是店也是家。家里瓶瓶罐罐里装的想必都是中药材,打门外就能闻见很浓的味儿。那时他大概七十多岁吧,高而瘦,头发和眉毛都是白的,说话腔调绵弱,但却精神矍铄。舅姥爷总爱坐在一把藤椅上,很少起身,那大概那是他的中意之物,抑或,舅姥爷是个好静之人。每次去,舅姥爷都会满面微笑,让我走到他跟前,上下打量一番,然后摸摸我的头,说又长高了之类的话,亲切得紧。接着,又会吩咐舅姥姥做饭。
舅姥姥小巧温和,喜欢笑着和人说话。据说年轻时是大家闺秀,出身旺族。后来做了几十年的产婆,跑遍十里八乡,颇有声望。
舅姥爷家是四合院式的,穿过店面后面是一个不大的四方院子,院子湿漉漉的,显得古朴有韵,围墙跟一带爬满绿苔,也爬满蜗牛。角落里堆了不少坛坛罐罐,有的种上了花草,东南角有一口精致的小池子,好像有活水打墙外流入,红鲤鱼三三两两,悠游自在。池旁立一棵大桂花树,早上传来稠密的鸟鸣。院子的后排是厨房,左侧是厢房。厢房有两间,门排门。待我们去,舅姥姥就会打开一间厢房,让我和母亲住下,里面虽不大,却布置得井井有条,又十分干净。临晚睡前,舅姥姥总会来我们这边串门子,和母亲聊将起来,有时,我都睡上一觉了,迷蒙中,见她俩还没有收场的意思,恰似久别得见的母女……
每次离开时,舅姥爷都从集市买来一挂猪大肠,用稻草绳系好,让母亲带回家,说家里孩子多,生活苦,带回去给他们杀杀馋,增加点油水。可不是,那简直是全家最过瘾的美味。经过反复的清洗后,母亲把大肠剁成节,然后放在大铁锅里,架上柴火清炖,这也是我吃过的少有的大肠的做法,但味道却极为鲜美。出锅后,一人盛上一碗,干吃。锅里,碗里,嘴里,腮帮全糊上了油,真带劲!
除了这样的美味,舅姥爷还送过我四只金鱼钢笔,分别是红,绿,蓝,黄色。那是在我上学后的一次去时送的。笔身短小圆润,造型是尾小金鱼。鱼的嘴部吐出笔尖,笔身是片片鱼鳞,摸起来滑溜溜的,特别逼真,笔帽和笔尾浑圆滑溜。待吸饱墨水后,便可随意书写,线条粗细匀劲,流畅优美,不卡不漏,真是好笔!这四只小金鱼几乎一直陪伴我到上中学,吐故纳新,畅意书香。
舅姥爷舅姥姥已别人世多年,自打我上中学以后也没再去过他家,他们后来的老境也只能从父母的口中零星获得。尽管今生已成永诀,但两位老人家在我们家困苦艰难时期给予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却永远珍贵,无法磨灭,不能忘却,也不容忘却!(原创文章,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