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的人有很多,成功的人却是少数,为什么?
01 努力要走对方向
想清楚自己更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为这个目标前进。虽然没有一条路是白走的,但方向错了,努力的意义也就打了折扣。一个经济学的女大学生,她的梦想是成为郎咸平那样的经济学家,却用了大把的时间兼职做英语老师,在该输入的时候,选择了输出,大学的意义何在呢?她认为自己很努力,其实是努力走向了一个深渊,却什么也没有学到。
不要羡慕那些有工作、有钱人的生活,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迟早会有。但你有而别人没有的东西——时间、青春,其实格外重要。——致大学生。
02 最好的休息——做不同的事
休息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睡觉只是中下策,调整生活状态,换个脑子去做其他事,生活会更丰富多彩。“会休息”的人,每天都有用不完的时间,他会把时间分割得很细致,计划的很详细,越会使用时间的人,时间颗粒感越小,精打细算不仅可以用在理财上,还可以,或者更应该用在时间上,因为时间比钱更宝贵。
03 我需要动的世界
书中说:一个天天在家睡觉的人,永远不知道在跑步机上的人也有另一种幸福。跑着的人,一直觉得世界是动着的,正能量和安全感差不多,都是自己给的。
我虽然没有天天在家睡觉,但确实还未体会到运动带来的幸福,更不能深刻感受动起来的世界多么美妙,运动的人散发的活力确实让人惊叹,但更多的人只是羡慕,很难付诸行动,我目前就是那个羡慕别人的人。
这特别像一个人知道读书很重要,却不去做一样,当我们开始付诸行动,并感受到读书带来的愉悦体验,急切的想告诉身边的人,请他们加入的时候,就会发现,你怎么说他们都只会附和:读书确实很好,但是我没有时间啊,我要……因为他们连开始都做不到,更不会体验到这种美好。
最近我跟我老公说:你只要坚持早起读书一个月,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他说:我知道,但……道理都懂,就是开始不了。
这么看,在运动这块儿,我的问题主要是开始不了,只要开始,感受到了运动给我的力量,接下来就不难了。
04 永远保持求知求新
每天打了鸡血的人,不是天生就和别人不一样,只是他们一直用一颗求知求新的心去活着。
止步于当前就是固定型思维,永远在路上才是我们需要的成长型思维。知道自己无知,才会离开舒适区,走进学习区,终身学习需要的是求知求新的心一直不停,哪怕活到100岁,都可以开始一个新的领域,这样的人应该不会觉得自己有多老,也不会害怕自己的脑子不能思考,因为他一直在学习这条路上活动着大脑的每一个通路,每一个细胞,路顺畅,怎么会生锈?
05 优秀不够,你是否无可替代
曾经在学校办公室工作,当时自以为还算得领导赏识,觉得自己做的东西比别人精致,有时甚至沾沾自喜,别人也会经常时不时的给你一剂赞美:你好优秀,好厉害。心理那个美啊,直到交流离开那个岗位,才发现,其实别人也可以做的很好,只要用心去做。
看来你并不是无可替代的,因为只是优秀而已,并没有达到无人企及的高度,优秀不够,要卓越才行。我现在很庆幸,自己知道了这一点,只要你还在读文字,就是那种正在努力的人。
无可替代的方式有两种: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把别人都能做好的事做到卓越。让自己强大起来比什么都重要。
考教师的时候,就觉得,如果想考上必须在笔试中就是最强的,这时候不是跟自己比,而是跟优秀的人比。全面细致做到极致,你就是最强的。
想做个“会休息”、“会努力”的人,就要不断学习,不断求知求新,努力成为T型人,并为之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