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一本书 杨雪雪】
2016-4-6-108:《59秒心理学》
正文:一组参与者被要求用牙齿咬一支铅笔,另一组参与者用嘴唇而不是牙齿含住铅笔。在没有到的情况下,用牙齿咬住铅笔的参与者的面部肌肉被迫进入微笑状态,而仅仅用嘴唇含住铅笔的人则不自觉的皱起了眉头。那些被迫微笑起来的人比被迫皱眉的人感觉更快乐。13%。
思考:如果你想快乐起来,那就表现的像一个快乐的人。如果你想要成为成功的人,那就要表现的像成功者,如果你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演讲师,那你就表现的像一名优秀的演讲师。这段话应验了一句话:行不行先得表现的像!
但大部分的思维模式是:等我真正成为那样的一个人后再说。一旦开启了这种所谓“等死模式”,那成功真的会离我们越来越远。就像刚才的试验一样,也许含住筷子的那个人内心并不快乐,也许他有很多抱怨,但那一刻,他选择了含住铅笔的这个举动,可以说,决定我们快乐的并不是我们的想法,而是我们做出了一个像快乐的行为。这个实验虽然简单,但足以证明,如果我们在行为上靠近我们心目中想要的样子,那最后我们终究会真的成为想象中的自己。但前提是你必须得先做!
表现的像,如果深入进去,其实就是靠模仿来影响自己的潜意识,最后通过潜意识进入到意识层面,我就是那样的一个人!而模仿本身就是执行!
所以,我们想要成为自己心目的样子,想要快乐,想要成功,想要更加优秀,只有先表现的像,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表现的像,这个原理,你会运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