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我就表现的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
家庭或亲友聚会,一般都会有多个孩子出席。这时家长是最轻松的,可以不用看孩子,让他们互相嬉戏打闹就好了。可是我却只喜欢和比我大孩子玩,因为大孩子身上总有我不会的东西,没听说过的玩法等等。否则,我宁愿搬个小板凳,坐在大人身边听他们聊天。
大多时候,父母会赶我走,让我去带着弟弟妹妹玩,不让我听他们谈话。我现在开始明白,那应该是成人有些话题对孩子讳莫如深,我妨碍了他们的聊天。碰到这种情况,我就会慢慢的吃饭,争取留在餐桌上的时间。但是碰上环境允许,他们有可能让我夹菜端着碗去别的地方吃,那就悲剧了。
孩子喜欢听大人聊天,其实不是喜欢探究成人世界的秘密,只不过是对所有未知世界感到好奇。
大人说,XXX挺能折腾,自己出去倒卖二手车,赚了不少钱。
我就想,哦,能折腾就能赚钱,好像挺辛苦的,二手车是个好行当,XXX好有本事。
大人说,XXX媳妇,老公回来,一见面就翻兜,看赚了多少钱,掉钱眼儿里了。
我就想,哦,太在乎钱不好,被人嫌弃。
大人说......
我想......
我就独自乐在这样的小世界里,偷偷的增长对社会的见识,慢慢的成熟自己的价值观。
不过,有些话题家长是绝对不会让我听到的,比如性、比如一些陈年糗事。那些东西,我都是成人好久,不能再被赶下桌后,听别的叔叔阿姨重新提到的。
家长总认为,孩子就该活在孩子的世界里,社会上那些事少来参合。尤其是涉及社会阴暗面的犯罪等话题,孩子都不适合了解。
但是,难道孩子不是真实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吗?家长讳莫如深的避讳,就能拦住孩子的成长吗?不会!家长不想让孩子知道的事,孩子终究会知道,所以家长们会有“等你长大了”这种敷衍。但是他们却没想到,自己失去了亲自传授价值观的机会。看似维护孩子的纯真,却是切断了孩子与真实社会连接的一条最重要纽带。
就拿不断被热炒的性教育来说,反正我们这一代人是没有受过这种教育启蒙的。课本上有的,老师都会跳过不讲。但是缺乏教育,靠孩子自然成长学习领悟,那就有可能是靠发生的一起起悲剧学习来的。家长没有想过,那些可怕的事,会不会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发生。
还有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毕业前绝对不要谈恋爱,然后毕业后能赶紧恋爱结婚。这就是典型的先切断孩子与社会的一种联系,然后再孩子踏上社会后,就期望孩子成为这种联系下的高手。哪有那么多好事。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长大就自然知道了”这个道理!
高晓松讲过他去犹太家庭参加家庭聚会,全程2~3个小时,他和朋友们相谈甚欢,聊政治、聊经济、聊文学、聊对未来的看法。10多个孩子,从7~18岁不等,吃完饭后,每个人都是做在桌前,聆听大人的谈话,没有一个提前离席。他的犹太朋友告诉他,这是犹太家族的传统,家人可以畅所欲言,交流感情,心得。孩子也从中学习父母对社会的认知,增长对社会的看法。
这种做法真棒,不是把孩子切断在童年里,而是加强孩子与社会的纽带,让他们更早,更成熟的认知这个社会。再回忆下我小时候的经历,我大约知道,如何面对我的孩子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