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火遍天的中国诗词大会早已落下帷幕,我们看到各个民族各个行业各个年龄段的选手意气风发,沉着应对,诗韵流芳。那些扣人心扉的好诗词以及诗词背后的故事一一冲破历史的尘埃,袒露于我们的视野,看得惊心动魄,看得酣畅淋漓!
纵观节目,我们发现,那些能够有资格以一敌百的选手都比较年轻化,甚至年轻到霹雳无敌的00后,如文言文作文获得满分的13岁少年叶飞,中学生侯尤雯,机智从容胸怀笔墨的小尚容,更是小小年纪储诗几千首,信手拈来,口吐珠玑,让人刮目相看,观众直呼神童再世!
真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坐看后浪惊涛拍岸起!
除了年龄小,细心的朋友应该发现,能处于巅峰对决的选手不仅饱读诗书,而且基本是读理工科的,这让我们这些文科生情何以堪!
王子龙是大学语文教师,跟他在场的表现名副其实。从本人热爱诗词到感染学生领略诗词的风韵。与第一季的夏昆老师有的一拼!
这样的老师不仅自身修养高,还有很强的使命感,甚至具有无形的影响力。
如果每一位教育者都意识到古诗词的文化教育远比考场得分更有意义,无疑能对学生的性情、素养起到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如果仅局限于考试得分这一目的,教出的学生难免功利化,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但这一季,先说名至实归的冠军武艺姝,芳龄16,不折不扣的新生代00后!在她夺冠后,嘉奖与赞美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飞花令环节,她对答如流引得场上呼声如潮,掌声不断!一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瞬间圈粉无数,甚至网友隔空喊话:她满足了我对古代才女一切想象!
其精彩绝伦的表现、庞大的诗词储备量、谦逊从容的心态以及她的锋芒毕露的才情让所有观众网友折服!
蒙曼老师这样评价武亦姝:“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她心里去的。武亦姝的谦逊不是装出来的,而是有诗意在她心中,她对诗的理解,不需要考她一个字怎么念,一个词怎么解释,她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诗意就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样一个满腹经纶,气场强大的小女子,同龄网友直呼:这个节目不能让我妈看到,否则又要拿我和她比了!
你看,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我们钦羡她无比自由地沐浴在诗词的海洋,把对诗词的热爱当做吃饭呼吸一样自然的存在。
据了解,她不仅文才了得,数理化也同样拔尖,在学校她还是化学课代表呢!天啦噜,谁说世界上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呢!
这样的人该有多拉风,既能吟风弄月,又会妙笔生花,还能把立体几何自由落体氧化钙玩转得溜溜转,这样的学霸是多少学生梦寐以求的啊!
同样地,作为大家心目中的冠军选手陈更,浓郁的书卷气息,以及乐观自信、稳重果敢的气场,观众纷纷称赞其为“从函数定理的北大理工女博士到风花雪月的‘诗词女神’”。
很难想象,文学功底深厚、总爱以一身温婉民国学生装出场的陈更,还是个“理工科达人”——她如今的正式身份,是北京大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的博士生。重要的是,她才24岁啊!
陈更本科读的是自动化专业,研究控制科学,比如家里的空调,制冷设为26度,低于26度就会停止制冷,高于26度就会开始制冷,这就是自动化学科。博士读的是研究制造机器人方面的专业,具体来说是智能康复类的机器人,主要帮助病人恢复运动功能的。听着就很高端,满满高智商霸气侧漏的样子。
看节目我们总以为人家没日没夜废寝忘食在那狂背古诗词,可事实她每天在实验室的时间长达13个小时。在实验室里,主要看文献、写程序、做实验、处理数据等。在别人看来如此枯燥的事情,陈更却乐在其中。
她说,自己的理想,只是做一个学问人,“不慕繁华,依子空谷”。这让我想起了深谷里的百合,不问芳香飘几里,不管容颜多清丽,只管汲取雨露精华,无声绽放!
我们都说过惊天动地的誓言,但在岁月这把杀猪刀的逼迫下,终究做了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理科生能够在这种文化类节目中头角峥嵘,群雄逐鹿,的确值得人钦慕并折服!他们之所以能够成绩斐然,我想绝不是偶然。
一、理科生逻辑严密,应变、推理能力强
除了硬邦邦地背诗,很多题目实则暗藏陷阱,在短暂的时间内,考查的不仅仅是基本功,还是缜密的思维推理,排除干扰,得出答案。
二、理科生更耐得住寂寞禁得住诱惑
理科生一旦有几个兴趣爱好一般会从一而终,就算再没时间再条件不允许,他们比文科生更自制自律。比如我们高一班上一共二十来个女生,文理分班后,那些读理科的基本都讷于言敏于行,默默耕耘,静得下心,考得了名校,文科生则明显多了一丝浮躁之气。
三、理科生更具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着精神
其实背诗考验的不仅仅是记忆力,还有联想力和理解力。类推,对比,联想,理科生通常思考问题较深,也自然而然会总结出一些规律,比如月字飞花令,我们先从一月二月,快速搜索对应的诗词,不行再转移方向,苏轼的月,李白的月,唐诗中的月,诗经中的月,纵横捭阖,也就不愁大脑短路了。
很多人表示,看完这个节目以后,我打算让我的孩子以后也多背诗,这就是节目的影响力!当然也要看孩子的意愿,若志不在此,强求也徒然。
关于孩子的童年为什么要多读诗,有一位网友的回答我很喜欢——
“所有童年生吞硬嚼下去的古诗词,都已经携带作者创作时那一刻的情深,在我们此后漫长的一生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诗词有情义,一字一句都有显著的色彩,于短小篇章中,不但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使孩子于不知不觉中启迪思想,开扩胸襟,形成开朗乐观、豁达开阔的好性格。
孩子在读诗诵词的过程中,内心其实也经历了一次旅行,从那些跳跃的方块字中,读出趣味,读出韵味,读出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