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寻亲男孩刘学州的事件让人格外心疼,一个年轻的,尚未绽放的生命就这样凋零了。网络暴力再次冲进我们的视野,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你是否想过,当你敲下键盘发表攻击性言论时,会给网络另一边的人造成怎样的伤害?
调查显示,网络暴力的对人造成的危害可能远比你想象得要多。这其中,年轻人是网络暴力的主要制造者和受害者,由网络暴力引发的自杀案件比比皆是。
图片源自网络
01、什么是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指使用数字技术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这通常涉及到互联网的使用,但也可能只通过手机进行(例如,基于短信的暴力)。社交媒体是网络暴力发生的主要渠道之一,包括抖音、微博等。
网络暴力已被视为一个公共健康问题。从 2007年到2019年,网络暴力的流行率翻了一倍。美国 59%的青少年报告说他们曾在网上受到欺凌或骚扰。
有研究者认为,网络暴力最根本的五个属性为:意图、重复性、权力失衡、匿名性和公开性。
1.意 图
网络暴力的参与者在施暴时一般都有制造伤害的意图(intention)。然而,如果受害者认为其行为是有害的,暴力行为仍然可以在参与者没有意图的情况下发生。
2.重 复 性
重复性是网络暴力的一个特点。这指的是施暴者的重复行动,但也指在互联网上分享的材料可能比最初的暴力行为持续更久,尤其是在以分享私人信息或私人照片作为网络暴力形式的情况下。
3.权 利 失 衡
网络暴力的另一个特点是,受害者与施暴者处于权力不平衡的状态。如果暴力行为发生在公共论坛上,这一点尤为明显。
4.匿 名 性
一些施暴者在实施网络暴力时,利用匿名性躲在电脑屏幕后面。这种情况下,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关系甚至谈不上权力失衡的问题。
5.公 开 性
最后,一些网络暴力行为的另一特点是涉及到公共传播。对于那些选择公开侮辱或羞辱某人作为网络暴力形式的人来说,这一点尤为明显。
02 网络暴力的心理成因是什么?
为什么有些人会在网上施暴,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却不会这样做?这种现象存在多种形成原因。
一、主观心理成因
1.网络与现实不同的形象塑造
网络世界的人会塑造一个自己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形象。
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变得方便快捷,网络赋予每个人平等的发言权,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使每个人都能够随意在网络上塑造自己的“形象”,人们在刻意塑造自己的“网络形象”时,心理上的缺失会导致心理失衡,从而需要大量的关注来弥补这种缺失和失衡。
在一些网络暴力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到许多事件参与者以一种道德制高点的姿态对他人进行审判,说着许多“何不食肉糜”的话,以博得他人关注。
2. 自我意识过剩
在一个平等的交流模式下,有些人会社会化不完整。
他们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是一直保持原有视角去看待世界。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认为自身是世界的中心和主体,自己以外的人全是客体。这些人总是用自己的个人经验去观察、审视其他人,即自我意识过剩,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总是要“纠正”与自己不一致的“错误”观点,并且沟通不是为了说服他人,而是享受站在道德制高点所带来的满足感。
3. 情感宣泄的需求
网络的另一鲜明特征便是具有匿名性。在网络上,用户不会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的形象,不再顾忌自己的言行将会带来什么后果,而是肆无忌惮地在网络上宣泄自己的情绪。
二、社会原因的心理成因
1. 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泄愤心理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传统道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许多触及道德底线的事情频繁发生,但这些事情是在法律约束之外的,人们除受到道德上的谴责外,不道德的人好像并没有受到惩罚。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导致社会上许多人不满,这时网络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看似可以重建道德秩序的平台。
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集聚了不满时,就更容易接收和转述批评的言论已满足自己的泄愤心理。因此,网络上往往是负面新闻更能够得到广泛流传,并且会在转述过程中出现更刻薄、严厉的批评。
2. 现实生活中话语权的缺失和逆反心理
在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的今天,人们在网络上的距离越来越近,现实生活中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生活中并不享有完全的话语权,他们想要表达的欲望与生活中话语权的缺失形成了矛盾,而网络这一人人平等的发声平台成为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唯一选择,也解决了表达欲望与话语权缺失之间的矛盾。
3. 法治意识的缺失与娱乐化心理
许多人认为,网络暴力仅仅局限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并自认为是以“正义”的名义向他人施暴,不会违法,更不会犯罪,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施暴行为是对他人隐私权和名誉权的侵犯。而且,许多网民是抱着“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玩玩”的心态加入网络暴力中,这些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造成伤害,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
三、群体行为的心理成因
1. 从众心理
网络暴力是典型的群体行为,网络暴力中的每个施暴者之间都相互影响,他们有着共同的目的及情感感受。人类是群居动物,从生理到心理都渴望与群体一起。如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使人们更加渴望群体。网络中的群体弥补了现实生活的缺失,而群体中的成员为保持与群体的联系,就必须遵守这一群体的规范。这种为了不被排除出群体之外的心理,给群体中的个体带来了一种心理压力,迫使个体放弃与群体相悖的观点,从众心理由此产生。
2. 执法困难和法不责众的心理
网络暴力执法具有困难性。网络暴力是群体行为,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网络暴力的参与者人数众多,人员分布较广,难以追究所有人的责任,许多网络暴力参与者正是抓住了“法不责众”的这一空子,在群体等多方面的影响下,逐渐走向失控。
03、如何应对网络暴力?
作为网络暴力中的成年受害者和受害者的家属,有许多方法可以应对网络暴力。让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作为成年受害者
作为一个正在经受网络暴力事件的成年人,首先,一定要保留所有网络暴力事件的记录,无论它们是来自你的短信或者其他在线来源。截图网络暴力的证据并保存在电脑文件夹中。
接下来,如果你知道网络暴力的来源,请确定你是否可以对施暴者采取相应的行动。例如,如果施暴者是职场上的同事或主管,是否有人力资源部门的同事是你可以与之交谈的?如果施暴者是一位家庭成员,是否有办法向其他家庭成员提出这个问题,请求他们支持?最后,如果施暴者是你只在网上认识的人,你能从你所有的社交媒体上屏蔽和删除他们吗?
最好的行动方式是尽可能地忽略网络暴力行为。如果你受到威胁,那么应该要向警方报告,并附上自己收集的证据。
作为受害者的家属
如果你的家人正在遭受网络暴力,最好的做法是让他们不要对网络暴力做出回应。此外,让他们通过保存短信、电子邮件、照片和任何其他形式的通讯记录来记录网络暴力中的每个事件。如果有必要,可以使用屏幕截图来完成。
如果网络暴力来自于学校环境,请向学校的老师、校长或行政人员报告网络暴力的情况。在极端的暴力或威胁的情况下,应该向警方报告暴力行为。
最后,重要的是让受害者放心,他们不应该为网络暴力负责。一些受害者可能会觉得是他们的行为造成了问题,或者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应该被指责。出于这个原因,重要的是要让受害者知道,发生的事情不是他们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