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6日,“亚洲的瑰宝”郑问老师在台湾溘然而逝,终年58岁。噩耗传来,纸片江湖一片悲然,一位大师飘然而去,带走了他笔下如诗如梦般的英雄和江湖。
今天就是郑问老师逝世两周年的忌日,笔者打算介绍一部自己最喜欢的郑问的漫画,算是对老师的一个纪念吧。
好,江湖规矩,先上图为敬。
这三本是大辣2012年出版的《东周英雄传》二十周年纪念新版。但是笔者这一套书并非首刷限定版,首刷限定是带函套的,随书还随机附赠海报两张。
《东周》是90年3月开始在讲谈社的周刊《MORNING》上开始连载的作品,这也是郑问签约讲谈社的第一部作品。之前时报文化于91年第一次引进本作的中文版,这次大辣拿到了版权又重新出版了这部作品。
这次大辣再版的16K纪念本封面是郑问老师的插画,与时报旧版不同的是第一册。之前时报旧版第一册的封面是信陵君,而大辣版郑问老师却用了幼年的秦始皇做封面,而这个幼年嬴政是郑问参考儿子郑宇书来画的,可以看出郑问对于儿子的拳拳爱意。
三本书的书脊可以组成一个一刀一剑的图案。
每册的末尾都收录了很多郑问老师为再版重新绘制的彩页插画。
东周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春秋战国时期,郑问选取了二十四个这一时期的英雄人物的故事作为一个横切面,为读者展现了那个混乱、残酷、自由、奔放的时代。
这其中有能礼贤下士,坚韧不拔,成就一番霸业宏图的霸主。如秦穆公、齐桓公……
东周时期是一个诸侯割据、群雄共逐天下的时期。与后来秦汉元明清的大一统式的封建时期相比,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尚未完全固化,君权尚未绝对化。所以在这一时期,尚贤求贤成为各国君主的要务。得一贤人即可以兴邦,秦穆公得百里奚,齐桓公得管仲都是这样的例子。
与之相对的是书中也描绘了诸如介子推、申包胥、鉏麑、要离这样的忠臣侠士。
同样得益于东周时代君主的权利与臣子的权利相对平衡,可以说是一个君臣共治天下的时代。所以臣子和门客在对自己的主君尽忠的同时也可以尽可能完整的保全自身的人格和意志。主君有过失,臣下可以直言匡正,主君赏赐官爵,臣下也可以推辞不受。
我想正是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激发了郑问的创作力,诞生了这部无双的神作。
郑问在早期的以《战士黑豹》代表的作品无论是技法还是分镜都是模仿日本漫画的。后来《剑仙传奇》、《最后的决斗》等作品又受了西方油画和丙烯画的影响。从1989年的《阿鼻剑》开始,郑问大师终于开创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国风漫画之路。
于是,在《东周英雄传》中,我们时而可见水墨画的灵动不羁、工笔画的细腻圆润。国画中的留白也被大量的运用到漫画分镜当中,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郑问就像一位深藏不露的旷世奇侠,油漆画法、水墨画法、快笔画法、毛线画法……如同各种清奇的武功招式一般信手拈来,带给读者的则是一场视觉的震撼。
2018年,郑问的作品在台北故宫进行展览,他也成为了在故宫举办个人作品展览的第一位漫画家。然而此番盛景作为主角的郑问却已无法亲身感受了……
笔者言语的无力与苍白实在无法描绘出大师笔下的万般意象,希望大家还是去书中自己感受,来寻找答案吧。
大师虽已逝,英雄梦未死!
201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