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位简友的文章《懵懂情感的层次》,初看时觉得发表的很有道理,细想却发现事实远不是我们看到的如此。
文章中写到,恋爱,分三种层次。
第一种,“喜欢”一个人,表白被拒,是过客亦是彼此多年后的幸运。
第二种,“喜欢”一个人,暗恋,放在心里,自己一生的不幸或后悔,亦是那人幸运。
第三种,“喜欢”一个人,彼此心意互通,却是两人的不幸。
看完后,我觉得作者似乎总结得挺到位的。
不理智的选择,注定是没有结果
高中时,班里有个男生喜欢一个女生,男生很开朗成绩也很好,女生很文静只是成绩在班里中下游。于是男生借着帮女生辅导的理由,用了一学期成功博得女生的好感,在高三时表白了,希望女生努力,俩人能留在一个城市上大学,女生不知怎地就同意了。
女生虽然成绩不好但是很好强,男生成绩好一直稳居班级第一,俩人的差距愈来愈明显,以至于后来女生即使遇到不会的地方也不愿问男生甚至其他人,成绩始终上不去。
没多久,女生就后悔了,因为俩人经常发消息,导致自己原本就不太集中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了,根本无心学习,这对她来说是非常严重的打击。在一次误会后俩人分手了,后来男生低头认错又和好了,男生约定毕业后再谈这件事,现在不要再联系,以免影响俩人的学习。
女生松了一大口起,决定再也不跟他有联系了,毕业后直接把男生的QQ号删了,高中毕业后,甚至大学毕业后,女生都没有再主动联系过男生。
对女生而言,那是一个错误的开始却也是她成长的开始。于男生而言,我想那应该是他青春里的一个遗憾吧。
对于《懵懂情感的分层》我仔细一想,发现作者的观点似乎又有些不对。
隐忍,发奋图强,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大学时,我的一个舍友,她和她男朋友是初中同学,互相有好感,男生向她表白被拒了。高中时俩人虽在一个学校,却再也回不到从前那般要好,彼此很少见面说话。男生从最初失恋后的一蹶不振到最后发奋图强最终考进了一所好的大学,女生却一直对被自己拒绝的男生念念不忘,高考发挥失常。
进入大学后,她依旧喜欢他,只是女生却不知道男生是否还会接受自己的表白,最终在其他舍友的鼓励下,女生找到那个牢记于心的号,让其他舍友加为好友,通过他人之口表达心意,没想到男生什么也没说。
女生以为就此完了,却不曾想男生一直在原地等待,后来他们解释清楚在一起了,现在感情很好。
青春期懵懂的“喜欢”,谁又能说有错呢!只是在不恰当的时间里做出了不时宜的选择,终究不被世人看好罢了。
幸与不幸,不过于自己一念之间。
注:本文灵感源于简书作者星光不负的文章《懵懂情感的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