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中医养生基础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之茯苓知识分享

茯苓属于利水渗湿药,利水渗湿药主要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症等病症。对于湿温、黄疸、湿疮等水湿为患,亦具有治疗作用。中公卫生人才网整理中药学专业知识关于茯苓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重要的知识。

【药用】多孔菌科真菌茯苓菌核的白色部份

【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

【临床应用】

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朮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朮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朮等同用。

2.用于脾虚泄泻,带下

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朮、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3.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

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朮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4.用于心悸,失眠等症

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处方用名】

1.茯苓、白茯苓、云茯苓、云苓(去皮,蒸熟,切片,晒干用。偏于健脾宁心)

2.赤茯苓、赤苓(去皮,取菌核的淡红色部份,蒸透切片,或辗碎用。偏于渗湿泄热)

3.朱茯苓、辰茯苓、朱砂拌茯苓(取白茯苓净片,用朱砂2%拌匀后用。可增强宁心安神的作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附药】

1.茯苓皮:即茯苓菌核的外皮。性味甘、淡、平。功能利水消肿。适用于水肿用量、用法同茯苓。

2.茯神:即茯苓菌核中间抱有松根的部份。性味甘、平。功能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用量、用法同茯苓。

【方剂举例】

五苓散(《伤寒论》):茯苓、猪苓、泽泻、白朮、桂枝。治头痛发热,口燥咽干,烦渴饮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

苓桂朮甘汤(《金匮要略》):茯苓、桂枝、白朮、炙甘草。治痰饮停聚,头眩,心悸,咳嗽。

指迷茯苓丸(《医方考》):半夏、茯苓、枳壳、风化硝、生姜。治痰湿内停,流注四肢,肩臂酸痛,两手疲软者。

以上是中公卫生人才网为大家总结的中药茯苓的重要考点,更多中药学专业知识,请关注中公卫生人才网中药学备考资料http://www.yixue99.com/kszl/ylws/235/!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章解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概述: 一、含义: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八爷君阅读 1,195评论 1 2
  • 听说智商高的人爱走神,无论真假,我都连滚带爬地相信这是真的。 上学时写作业、上课、听讲座、参与社团活动,工作后赶稿...
    夏川山阅读 4,237评论 0 8
  • 昨天一大早就开始忙活,抹桌子、扫地,洗杯盘...... 因为一个妹子要来家里了,咱总得好好收拾收拾一下,不能太脏太...
    苏醒护肤老师阅读 529评论 0 0
  • 泛型泛型就是指参数化类型,用符号标记是实际类型的占位符,是从JDK1.5出现的新特性。泛型可分为:泛型类泛型方法泛...
    罗伯特胡萝卜皮阅读 850评论 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