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花吟》吟出了林黛玉一生的悲欢。一首《葬花吟》写尽了林黛玉的命运。那么,《葬花吟》为什么会出现在二十七回?而不是后边更险恶的环境下?我们简单聊聊。不过这次不聊《葬花吟》本身。
《葬花吟》之前正好爆发了一个矛盾。晴雯因和碧痕吵架,正巧赶上薛宝钗来串门,迁怒薛宝钗波及了林黛玉。
晴雯偏生还没听出来,便使性子说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林黛玉听了,不觉气怔在门外,待要高声问她,逗起气来,自己又回思一番:“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怄气,也觉没趣。”一面想,一面又滚下泪珠来。
晴雯的性子,我们讨论过。率性而为。作者又处处用晴雯影射黛玉。可知晴雯和黛玉关系很好。可偏偏怡红院和黛玉最好的晴雯耍性子怒怼黛玉,对黛玉的打击最大。
在黛玉心中,怡红院的一草一木都代表宝玉。而她唯一的精神依靠,也只剩宝玉。她从来都认为她和宝玉是不分彼此的。可今天怡红院的大门冲薛宝钗打开,却把她关在门外,这是信念的一次坍塌。
第二回,母亲贾敏去世,十四回,父亲林如海逝世。现在只身寄居在母舅家里。像林黛玉那么敏感的人,是绝难以融入进去的。之所以看着挺如鱼得水,恰恰因为贾宝玉已经成为她的精神支柱。这一次拒入事件,就成了林黛玉精神支柱的第一次坍塌。而推动的这个人是晴雯,是不是也说明,林黛玉自己挖了自己的信念根基?
林黛玉的寂寞,是一种身处繁华,却只有我一个的孤独。喧嚣的贾府,却越来越远离林黛玉。如果说父亲去世之前,她还有一个靠山,贾府上下对她的亲热发自真心。父亲去世后,让她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世态炎凉。最先反应的一定是那些势利的奴才。敏感如林黛玉,绝对会推己及人,放大这种态度到整个贾府。这就无形中让她产生一种对未来的焦虑感。
《葬花吟》通篇就是一种对未来的绝望。本来宝玉在她身边支持她,温暖她,她还可以坚持,而这一次晴雯引发的误会,彻底让她心生绝望,还有一种恐惧。那就是假设贾宝玉并不如自己心中所想怎么办?也正是从这一时刻开始,薛宝钗,史湘云等都成了林黛玉的假想敌。如果说之前林黛玉使小性子只是不喜欢别人动她的奶酪(贾宝玉),那么现在开始就彻底变成如何防备别人觊觎她的奶酪(贾宝玉),这是完全不同的。当然,这都是后话。也正是这些原因促成了《葬花吟》的诞生!至于《葬花吟》究竟说了什么,这里就不分析了。下面引用一下原文,安心欣赏下《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君笺雅侃红楼,多岐为贵,欢迎关注,欢迎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