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学生求职者来说,我们对职业的迷茫,无形中的攀比,家庭的压力,未来生活的期许,让我们这群被保护的很好的“小白鼠”仅仅窥见社会真实面貌的一角,就已经吓得缩进壳里。我们总是看到有人得到了好的工作,有的公司福利待遇更好,在不断的消息轰炸中焦虑,着急,属于我的工作究竟在哪里?冷静下来想一想,其他比我先拿到了offer的人总是有各种我没有的优点,有的得到国奖省奖,有的是干部,有的有各种证书、比赛奖状,甚至仅仅是运气好也是一个优点。我如此普通,没有足够的稀缺性就只能被代替,有更好的选择,谁(招聘双方)都不会退而求其次,所以当我们听说谁谁谁签了好公司,应该感到高兴,因为比我们优秀的人已经有了选择,接下来也许才是平庸的人的较量,只要我们展示出别人没有的优点,我们就能得到机会(也是一种阿Q精神吧)。
过了一个假期,招聘单位又开始了来到学校,经过考虑还是拒绝了外企的工作,虽然福利确实挺好的,听说外企加班比较少,也有加班工资,但提供的岗位确实不是我想要的,和我的专业不符,还需要重头学起,家里也不太支持,就放弃了。放假前投的简历,有一家快递公司通知面试,面试地点安排在另一个校区,跑了两趟。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检查我们证件的公司,不知道为啥?给我们几个面试的人分组,先给我们每人发一个演讲的题目,一分钟准备时间,有三分之二的人有机会进行一分钟演讲,这时就靠抢了,有机会多多表现总是好的,刚开始主动演讲的人不太多,还算井然有序,后来就开始有几个人一起站起来,总要有人谦让,几次之后我怕没时间了和好几个人一起站起来,靠着厚脸皮熬到其他人坐下,得到了演讲机会,一分钟也挺快的,我想说的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感觉这种面试主要看思维敏捷,表达流畅就行。演讲结束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总会出现一个控场的人,吸取了上次面试教训,我这次积极抢到发言机会,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有两个人就没有多少说话机会,这种时候需要占据主动权,一旦参与不了讨论就会越来越没兴趣,时间越久观点都被说完了,更加没话说 ,有个女生发言不多想最后总结一下也被忽视了,推举了另一位控场的女生做总结。最后还有一分钟辩论环节,这部分我没抢到发言,因为有点混乱,大家都站起来,没抢过其他人。上午初面,下午通知二面,这次围绕简历问了一些活动相关经历,问题挺简单的,不过第一次有对我简历上的活动问得那么详细的,有点没准备,也是我参加的活动都太水了,不知道怎么编的高大上一点。不知道他们选人标准是什么,感觉二面的人挺多,有个同组不太发言的人和另一组表现很积极的人都被选上了,不知道他们想要外向一点还是内向一点的人?但是竟然没男生,网上不是说男生会兼职搬货吗?我还以为他们会更喜欢招男生。
第二天通知面试通过,hr打电话沟通薪资待遇。不过上网查了一下这家公司,基本都是劝退的,感觉不太好的样子,岗位也并不对口,需要基层轮岗,不知道环境怎么样?还在纠结中,这个公司给的考虑时间也不长,就两天,哎。两轮面试中间还顺便投了两家公司简历,等通知吧。
求职心得:其实我们一直在和身边人的比较中寻找幸福感,我考的分比同班同学高,我的工作工资比同事高,我的工作比朋友的轻松……这些比身边人“好”的事带给了我们幸福感。寻找工作的焦虑是和人比较出来的,但人以群分,你能找到的工作其实已经由你所在的层次决定了,想知道怎样找到一份工作,可以看看身边已经拿到了offer的人,他们的履历是怎样的,他们的表现是怎样的,然后你就会知道自己差在哪了,再看看他们找到的工作,你的工作和他们水平也差不多,又因为错过的时光无法弥补,如果你没有他们优秀的话,你找工作的心理预期就要放的更低。大学生没那么不值钱,但也没那么值钱,如何平衡,在面对企业时不卑不亢,也是一门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