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一个两个多小时的直播课,培养自动自发的孩子。
不可否认,老师讲的真好,开头老师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他们县城的一对龙凤胎的家庭,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对男孩严格管教,对女孩则放手很多,比如同样考了80分,对男孩会说你怎么才考80分,20分错哪里了,对女孩会说80分不错,只要不出大问题,对女孩的态度都是宽松的,结果考大学,只有女孩考上了。
让我们做家长的明白只有放手才是真正对孩子好。从带孩子日常的小苦恼让家长引起共鸣,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好,学习不用管就很好,情商也高。
主要问题就是父母教育的问题,不会管就别管,就怕乱管。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拥有自动自发的动力,首先是家长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当成人来对待,尊重。走进课堂,或者在线上学习他们的教育理念,孩子肯定能好。
我非常认可老师说的没有有问题的孩子,只有有问题的家长,正如两会所提议,父母是需要持证上岗的。
我们做父母的真的能按科学的优秀的模式对待孩子,孩子一定能自动自发,因为他的理念是把孩子当一个正常人的需求对待的,让我们把增强自我价值的方法直接用在培养孩子身上,那是我们目前在训练营中做的事,肯定自己,接纳自己,我们每个人只要用心学习,真的能改变很多,只是我们成年人已经用了几十年的模式更换升级需要时间和付出更多的精力。但是孩子比我们有优势,他们可塑性更强,把一套好的软件装在他们身上,不自动自发才怪呢。
这也是我学心理学一年,探索自己内在,一直在落地,带团队,自己明白这一套真的是特别特别的好用。
但是,如果仅仅是我们改变对孩子一样方法,如果真的不是从内心。去明白这些东西其实还是需要有心理学做基础的,我们就不会真的理解了孩子。
老师讲的那一套,最主要是不去否定孩子不去批判孩子。不去纵容孩子。不去替代孩子,我们首先是要接纳孩子,这些东西真的完全执行的话,完全可以带个孩子一个重新的人生,就像我们把我们自己的软件给重新洗牌一样。
从亲子教育,从孩子的教育入手。是特别会引起我们家长的公民的,因为我们自己从自己自身觉得有问题,但是不知道如何改变,我们觉得改变自己太难。所以我们会希望孩子变好啊!孩子变好我们才能省心,才会觉得我们的未来有希望。
梳理完这些东西的时候我才明白,当你懂得了的时候,你才是真正的去看门道,不然你只是在外边儿看热闹。
说白了,如果我们刚开始不太懂一点心理学的时候接触了孩子的教育课堂,会觉得这些理论真的是太好了,我们的父母怎么会没有这样对我们呢?也许从让我们心里边儿会更多的一种无力感。
老师说的的确是对的。培养孩子最主要是其实是修行我们自己。我是觉得老师是变了方法的让我们去提升自己,可能是用来给我们更能接受的角度。
因为当说我们自己需要学习的时候,我们觉得我们的人生可能过的还没有那么差。我还不需要去换我的软件,升级我的软件,大家不都这样过吗?但是如果是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孩子的时候,我们家长就会非常非常的愿意去接受去学习。其实的根源还是我们自己。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我们真的最终去探索自己,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