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1.6 弟子规
《论语》学而第一篇第五章是孔子教导学生治国的五项原则,同时也是告诉我们,他老人家的教学目标是要为天下培养治国理政的君子。那么紧接着第六章,就对成为孔门弟子提出明确的要求,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学生守则,而在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就是依照本章的精神进行详细深入的演绎,具体规定了作为学生应遵守的细则,这就是家喻户晓非常著名的蒙学经典《弟子规》。《弟子规》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与《论语》学而第一篇第六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内容几乎是一样的。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弟子在家能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能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有诚信,博爱广众,亲近有仁德的贤者。做到这些如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可去学习文献礼乐及典章制度了。”以下从四方面说说孔老夫子对学生的要求。
一、入则孝,出则弟。父母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的恩人,而且父母对子女有天然本能的爱护与关心。孔子从做人的第一道德出发要求学生,首先要孝顺父母,恭敬兄长。这个是做人的根本,正如第二章说的孝悌是行仁之本,是每个人的修身第一要务。
二、言与行,谨而信。孔子对学生的第二点要求,是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要合礼,要谦虚谨慎,特别是言语要非常谨慎,不要随便说,说大话说空话,言而无信,更不要恶语伤人。对人要诚实守信,不能自欺欺人。人无信不立。做人要讲诚信,这个是对别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
三、泛爱众,而亲仁。孔子这里提出博爱的思想。儒家的爱是有差别的,但推己及人,以至天下所有人,同是人,均需爱,却是非常广泛的博爱,这个是孔子仁爱的思想。孔子对学生的第三点要求是要学生具备仁爱博爱的思想品德,而亲近有仁德的人,与他们为邻为有或为师,对培养自己的仁爱品德是非常有帮助的。孔子自己教育实践,有教无类,也正是基于这种博爱思想。
四、有余力,则学文。归纳前面三点,本质上是孔子要求学生要具备爱人的品德,即具备仁德。爱人,推己及人。爱人首先是爱身边的亲人开始,孝顺父亲,恭敬兄长。其次是爱自己,爱与自己相关的人,做到谨而信。再次是泛爱大众,爱所有人,爱人类。孔子要求学生做到这三点,那你才去学习文化知识。就是先学做人修仁德,然后才去学知识学做事。孔子对学生的第四点要求是在学会做人的基础上学习文化知识。这点值得我们深思,今天的学校教育只是侧重学习文化知识,偏重考试成绩,已造成很多弊端,已到了该纠偏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
由上可见,孔子教学生,是强调品德教育优先,要求弟子先学会做人,而后才去学做事。而做人的本质,是使具备仁爱的品德,就是学会爱,学会爱人,学会博爱,爱亲人,爱自己,爱朋友,爱同学,爱他人,爱民众,让世界充满爱。换句话说,孔子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是孔子仁爱思想的具体实践。这点确实让我感到惊叹非常,折服不已,经典确实是经典,圣人无愧是圣人,具备如此宽广的博爱胸怀,如此超前的未来眼光!两千多年前的孔圣人早就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而且提出了世界大同的政治理想!如果全世界,如果未来人类的教育能够很好按照孔子的指导思想去培养下一代,代代传承,那么实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就不会只是梦而已。
白云山人20170125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