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到户外散步时,宋祖英一曲“小河淌水”从蓝牙耳机里流泻而出,让我立刻就进入对这首民歌的冥想状态。
宋祖英那清新恬静的歌声,一下就把我带到儿时在故乡小河对面的圆潭放牛的情形。即使我闲着眼睛也能清楚地说出圆潭的具体方位。
穿过岁月的时空,就能清楚地看到小河对后面的防洪林, 再向沼泽地的深处走两里路的地方,就有有一条圆圆的深潭。
我敢说只要住在东荆河堤脚下的人,没有哪一个不知道那个深潭的。深潭以及连着后面一个约两千平米的高台,叫圆潭。
深潭向东向西逐渐变窄,成为一条经常淌水的小沟。那是我们放牛的牧童骑着牛儿经常要蹚水过去的小沟。这条小沟也可看着是宋祖英歌中的淌水的小河吧。
蹚水过了小沟之后,来到圆潭的高台上,将牛儿散放地芦苇地里,放牛的小伙伴们就在圆潭的高台上玩耍。站在圆潭的高台上,四周如毯子一样的芦苇尽收眼底,南面的防洪林的前面,依稀看见东荆大堤上有送公粮的拖拉机鱼贯而行,圆潭北面大约一公里之处,就是波光粼粼的五湖,以及五湖后面可以影影绰绰看到的沔阳革堤。
据当地人讲,圆潭在解放前也住过人,是当地有名的大户或财主。这话并不假,因为我们那些放牛的小朋友,第一次发现这块新大陆之后,就在上面看到了很多破碎的碗和坛子,还有不少瓦砾。运气好,还可在上面找到一两枚古铜钱。
后来我们还在一个小旮瘩里看到以一对破旧的石狮子,这印证了当年的确有人住过,而且还是有钱人家住过。你想想 ,在过去一般平民怎么能住有石狮子的房子?
圆潭周围的芦苇丛中时常看到一些被启过坟墓留下的坑洞,这些坑洞和不少关于圆潭的传闻,就会越来越玄乎。有人说圆潭上有女鬼在晚上哭泣 ,听了这样的传闻,我们那些放牛放牛的儿童,在太阳落山之前,早早地把牛赶回家去。
又有人说夏季洪水漫滩,整个芦苇丛都被洪水没进去的时候, 划船经过圆潭时,看到上面有一条大蛇 。他们说它盘在圆潭的高台上,那个蛇的口足有一脸盆大。
听了这样的话,我们那些放牛的牧童在春夏季节,再不敢在圆潭高台上玩耍,生怕被大蛇吞吃了。不过后来时间长了 也就不把这传闻当回事了,我们也时常在春夏季节,在放牛的间隙跑到上面玩耍,倒是碰到过不少蛇,都是一米左右的蛇。人一走进,蛇就“哧哧哧”地窜进草丛中去,不见了踪影。
后来年纪稍长,在收音机里听了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柴之后,我独自一个人在圆潭芦苇丛中放牛的时候,常幻想有一天与狐妖或是仙女在芦苇丛中不期而遇。
这样的幻想从没有达成,但却常碰到从圆潭旁边芦苇丛中的小路上经过的少女和村妇。她们或三五成群或两人一伴在芦苇丛中穿行。
在青青的芦苇和脚下紫云英花瓣的衬托下, 即使是村姑渔妇,也有一种别样的野性美。
好长时间没有去儿时在故乡放牛的圆潭了,总有一天,我要亲自踏上那块土地,寻找儿时放牛野趣,以及芦苇丛中的浪漫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