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1:幸福是什么?提问2:恐婚怎么办?这是奶茶的回答
最近总是偶尔想起在樊登读书的一些收获,其中让我触动很大的就有这本书。
樊登老师总说,我们的大脑是一个聪明的傻瓜,能够不运作还真就尽量的不运作,因为我们的大脑有两个系统,一个是负责自动反应的,也就是很多习惯性的思维套路或者言行反应;另一个则是需要专注,需要推理,需要思维进行集中处理。
新友相聚
比如最近见了很多朋友,有老朋友有新朋友。大家各自在当下的发展和一起讨论时的思维碰撞,都很令我欣喜万分。
原本对于一个考生来说,复习本身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但是自从有了群体探讨,有了经验分享,有了各种新奇的脑洞爆发,足以让这个过程变得丰富多彩,且容易记忆了。或许在这些时候就更容易激发我们大脑的系统2,即那个需要被动告知,需要推理和专注才能进行思维处理的地方。
老友洽谈
因为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阅历,不同的表达方式,让我们在一起的氛围变得格外和谐愉悦。一直到我回到家乡时都还在念念不忘的回味和她们的团聚。
她们当中的表达方式有幽默的,要可爱调皮的,有温婉理智的,也有符合常规思维的。而我却似乎变成了一个观察者,不,准确的说,是一个学习者,保持一个谦逊的姿态来发现她们的优点,这也是在和她们相处的过程中令我最开心的时刻。
神秘的赤水河畔
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心理学效应的产生和原因,以及应对机制,这个部分可以当成工具放到生活中适当使用。
比如在好友提出处理身边棘手的问题时,你会不会反思,如果是自己处理的话,是否会对整个事件的背景进行了解,再认真地进行分析,理性的思考,最后得出一个公平公正且非批判性的看法?
中肯的说,其实这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因为人是情感动物,如果时时刻刻都保持着理性的思维,那这样的生活会很无趣的。我所认为的书中所提及的理智,是需要做一些刻意的改变才需要这样的系统2。因为这毕竟是前人花了大半生所挖掘出的真相,尝试一下自我挑战又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