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无法摆脱自己的疏离感。
小的时候别的小朋友和我打招呼我通常只是会看一眼,我觉得看到了就好。时间久了,家里人也发现了我的问题就总是有意的让我先打招呼。
后来长大了,我看到熟人基本上都会挥挥手,有的朋友说我像是金三胖阅兵,我其实也觉得有点像,不过已经成了一种下意识的反应,见面打招呼而已,只是多了一个手势。
所以从某方面而言,我还算是挺听父母话的,毕竟无所谓的事情,没有必要坚持。
只不过疏离感一直都在,与人交往中不经意的客气,亦或是不想被过分的打扰。
不想欠别人什么也不太习惯有人欠我什么,与所有的人都尽量控制在一定的社交范围内,不会逾越更是把自己防守的无懈可击。
不喜欢别人的不快乐影响到我,小的时候觉得自己的清晰会不经意的影响周围,长大了也渐渐的开始用“快乐”尽量的把自己包裹住,莫名的就想起了以前课本上的一篇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内容记不住了,只是觉得这句话说的就像是自己。
过分的想要把自己游离出去,于是单身似乎成了必然的结果,我总是会尽量尊重别人的选择,所以变得既不追求也不挽留,于是就这样错过了很多,我知道对方很好,对方也觉得我不错,只是说和我在一起感觉不到我在追求。
而我总是觉得有些事情应该有种状态叫做水到渠成。追求是因为觉得配不上,平等的交流适当的自由为什么就总是不被珍惜呢,似乎大家更喜欢互相对私人空间的侵犯,似乎这样能反映出双方的付出与奉献,但是我觉得这样很累。
我这难以消除的疏离感,是不应有的理智或者说是莫名的自我保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