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诺兰生于英国伦敦,父亲是英国人,而母亲是美国人,家里有三个兄弟。因为妈妈是空姐,所以他们三从小就在英、美两国之间奔波。拥有英美双重国籍的他们,几乎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哪儿的人。
(诺兰的每部作品几乎都会涉及到身份迷失或错乱的问题,无疑和他的这种经历有关。)
三兄弟,大学读的专业都是英国文学。最后,大哥马修•诺兰和小弟的乔纳森•诺兰毕业后,都顺利当上了作家,而只有克里斯托弗•诺兰痴心于导演梦。
(左一大哥马修,左二为克里斯托弗,左三为乔纳森)
诺兰和大哥便迷上了拍短片,长相斯文的诺兰曾有提着摄像机跟着街上的行人和狗狗一路疯追的“不堪往事”。
7岁时,父亲买了一台超级8摄影机。诺兰拿机器拍摄自己的玩具兵人,有时还提着摄像机跟着街上的行人和狗狗一路疯追。久而久之,他迷上了拍片。
12岁时,诺兰就知道自己将来要会成为一个导演,而且十分清楚自己想拍的是什么。后来,他住在芝加哥时,还和日后成为导演、制片人的罗科·贝利克一起拍摄短片。
(诺兰在片场)
22岁时,从伦敦赫特福德郡的独立学院——黑利伯瑞学院毕业。
25岁时,诺兰就读于伦敦大学学院求学,主修英国文学。他在读英国古典小说家格雷厄姆·斯维夫特的小说《水之乡》(Waterland)时发现:叙事时序并不必然要按照前后顺序依次进行,闪回、前置乃至全盘打乱,都无不可。那些小说家已经享受了几个世纪的叙事自由了,我觉得导演也应该享受这种自由。
于是,出于对电影的爱好,他和同学艾玛·托马斯及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办了“16mm”电影社团,开始短片创作。其中,他和艾玛·托马斯一起拍摄的《蚁岭》,是他最知名的短片。此片也显露了他自己的电影风格。
(《蚁岭》讲述了一个男人拿着鞋子正在寻找地板上一个到处乱窜的小人,那小人其实就是主角自己,当他找到目标并拿鞋拍下去后,另一只更大的鞋子也突然从天而降,将他拍在地上。)
一年之后,他拍了一部属于他自己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超低成本的《追随》,预算只有6000美元,还要拍得非常美国化。这在当时的英格兰,根本没有人可以办到。
当时,他穷得连专业的灯都买不起。同时参与者这部电影拍摄的都是全职工作者。他们只有每个星期六才能聚在一起,拍摄15分钟的影片。就这样,诺兰用了整整1年的时间,才拍摄完成了这部影片。
这一年,也就是1997年,诺兰和大学时一起创办电影社团的女同学艾玛·托马斯结婚,也是日后他的电影制作人。
(左边诺兰妻子:艾玛·托马斯;右边:诺兰)
婚后,第一个好消息就是,《追随》在旧金山电影节得到很高的评价。从此,28岁的诺兰,开始受到影坛关注。
(《追随》描述了一位作家逐渐成为一个跟踪癖的故事。电影完全不按事件发生顺序呈现,观众不得不随主角一起拼接情节碎片以了解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这部电影正式开启了诺兰“非线性叙事”风格。)
一部游击式拍摄的《追随》,从灯光到布景都是DIY,充满了年轻的梦想与野心,可以说是一部酷毙了的黑白电影。
成名要一鼓作气。很快,2000年,诺兰和朋友马不停蹄地开始创作第二部长片电影《记忆碎片》。此片改编自他自己的弟弟乔纳森·诺兰的短篇小说《死亡象征》。
从第一个镜头开始,他就在沿用之前的“非线性叙事”风格,不断地颠覆观众的世界。
《记忆碎片》最终斩获3900万票房收入,也拿到了多个独立电影奖项及圣丹斯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电影剧本奖,也得到了金球奖和奥斯卡奖的最佳电影剧本提名。
好莱坞的投资者们在诺兰身上看到了无限商机,于是很多好莱坞高成本的大片找到了诺兰。比如,2002年,接拍了1997年上映的挪威同名电影翻拍版《失眠症》。
(《失眠症》取得了稳定的票房,奠定了诺兰新锐导演的地位和非常敏锐的角色感及超自信的导演风格。)
比如,2003年,实现了童年时就梦想拍摄一部一鸣惊人的电影《蝙蝠侠》系列。当时,《蝙蝠侠》系列已经荒废雪藏了7年之久,而华纳兄弟公司决定把重现蝙蝠侠的重任交给诺兰。诺兰接手后,整个蝙蝠侠系列出现了重大转变,不再是曾经的偏幻想路线,而是实打实的写实风格。
2005年6月15日,诺兰导演的《蝙蝠俠:侠影之谜》正式发行,获得3.5亿美元的票房大胜,并入选当年夏季卖座影片前三甲。这一年,是诺兰事业的转折点:诺兰的时代已经到来!
(35位影评人86%的认同率,好评如潮,超过了横扫全球票房的《星战前传Ⅲ》,并获得第32届土星奖最佳编剧。)
2006年,又导演了作品《致命魔术》,同样以其诡异的气氛和精细的结构再次赢得了影评人和影迷的心。
(这是诺兰迄今为止最有争议的一部电影。相关的解读和影评,都可以出版好几本书了。)
接着,又续拍了《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这部比前作《侠影之谜》更为黑暗和成熟的电影,令全世界都掀起一股“蝙蝠”狂潮。这部影片最终突破10亿美元的票房,创下了所有超级英雄电影中的票房榜首。
(多少诺吹是从这一部电影入教的?)
2010年,诺兰导演了烧脑大作《盗梦空间》,再度引发观影热潮,成为影迷们热衷的议题和年度现象级电影。诺兰直接被粉丝们封神,全世界都出现了诺吹,而尤其是中国,已经是妥妥的诺兰神教。
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 编剧: 克里斯托弗·诺兰
主演: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 艾伦·佩吉 / 渡边谦 / 汤姆·哈迪 / 迪利普·劳 / 玛丽昂·歌迪亚 / 基里安·墨菲 / 汤姆·贝伦杰 / 迈克尔·凯恩 / 卢卡斯·哈斯 / 皮特·波斯尔思韦特
2012年7月,第三部《黑暗骑士崛起》上映后,全球票房再次突破十亿。
以至于,2014年,大神诺兰坚持用胶片以及抵制绿布拍出的硬科幻片《星际穿越》,一经上映,诺吹们高潮不止,直呼:“宇宙第一导演!我愿长跪不起!”“新千年的库布里克”。
在诺兰神教眼里,世界上只有两种电影,一种是诺兰导演的,一种是非诺兰导演。他们有着满满的心理膨胀:我吹诺兰我的品位高人一等,你们有意见就是智商低不懂欣赏高雅艺术。
有些诺吹,仅仅只是看过一两部诺兰电影,就真觉得自己品味高雅,出淤泥而不染,众人皆醉你独醒,无脑地把诺兰除外的导演全部踩在脚下。有图为证:诺兰和他的门徒。
(诺兰是耶稣,“门徒”是马丁,卡神,库布里克,斯皮尔伯格,大卫芬奇,昆丁和科波拉)
甚至诺兰有新片上映时,他们就集体去豆瓣去IMDb,给其他片子打低分,注意不光是给诺神打高分哦~
诺吹们这种强烈的心理优越感,在这一次诺兰携新作《敦刻尔克》来华宣传,直接就喷了!
宣传方安排了一场活动,“诺兰VS吴京”大对谈。诺吹们不乐意了纷纷发表“吴京哪个水平的导演有什么资格和诺兰对谈的资格”的意见。
谁都知道眼下50亿战狼粉,是全网最惹不得的一群人。连中戏老师从分析的角度评价《战狼2》就被战狼粉扒皮黑历史。而诺吹们居然直接引战招黑,完全容不进国内新晋导演,说什么吴京再努力也没用。
更何况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摆明是即将上映的《敦刻尔克》借吴京做预热宣传。
其实,大家骂到最后,早已无关诺兰和吴京,而是“只会跪舔好莱坞大片”和“不看《战狼2》就不爱国”的两拨群体的观影鄙视链问题。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看部电影娱乐一下,也有了鄙视链:
看欧洲艺术电影的瞧不起看美国电影的;看美国独立电影的瞧不起看好莱坞电影的;看好莱坞电影的瞧不起看日韩电影的;看日韩电影的瞧不起看台湾电影的;看台湾电影的瞧不起看香港电影的;看香港电影的瞧不起看国产电影的;
看国产文艺片的瞧不起看国产商业片的。
看国产商业片的瞧不起看郭敬明的;看国产文艺片的瞧不起看郭敬明的;看香港电影的瞧不起看郭敬明的;看台湾电影的瞧不起看郭敬明的;看日韩电影的瞧不起看郭敬明的;看好莱坞电影的瞧不起看郭敬明的;看美国独立电影瞧不起看郭敬明的;看欧洲艺术电影瞧不起看郭敬明的...
最后,看诺兰电影的,瞧不起以上所有。
(诺兰)
作为大导演(假装),假导我从来不会觉得看诺兰看芬奇甚至看小津安二郎,逼格就会很高,同样也不认为看彭浩翔看宁浩,品位就会比较low 。毕竟,看电影、跟听音乐一样,都只是一件很个人的东西。
而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不以自己所看的电影、所听的音乐以及其它一切艺术形式而产生优越感。
不管是哪家粉丝,只要你开始有优越感、开始鄙视别家粉丝,你就是在给自家爱豆招黑。最终害得,当然也是自家爱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