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今日清明,又是妈妈的生日。
说它特殊,是因为它与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相关。
一个是在2012年的岁末离我远去的我最亲爱的奶奶。另一个是生我养我的恰逢今天生日的我亲爱的妈妈。
奶奶是我见过的人中最慈祥,最和气,最与人为善的人。是一个宁可别人亏欠她,不允许自己亏欠于任何人的人。
我还清楚地记得她在临死前的几日老是念叨还有个人情没还,因为她之前摔过一跤,有位老奶奶来看过她,奶奶想着要带点东西给她。后来妈妈帮她了了心愿。
印象中,妈妈和奶奶的关系最好,也一直都保持的比较好,奶奶也一直跟我们住。逢年过节都是在我们家。奶奶平常生日都是三四桌,饭菜一般都由我妈一人操持。
奶奶养育了八个子女,三个儿子,五个女儿,爸爸排行第六。
能够把这么多孩子拉扯大着实不易,但我从没听到过奶奶的一声抱怨。就是在回忆奶奶自己不幸的童年时,奶奶也是很平静地诉说着苦难。
奶奶是童养媳,10岁的时候就来到了我爷爷家。我没见过爷爷,也没听奶奶说过多少关于爷爷的事,所以我也不太知道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倒是对于太奶奶,奶奶倒是提过多次。太奶奶眼睛看不见,但她很凶,还经常打奶奶,奶奶很怕她。
因为眼睛瞎,所以她吃鸡要吃整的。吃之前要奶奶拿过去给她摸,她要确认是不是一只完整的鸡,她还要确认奶奶有没有偷吃。
奶奶做的事一不如她的心意,她就把奶奶喊去她的身边,拿着拐杖就打奶奶。
奶奶老实,由着她打。后来有人看不过,告诉奶奶,反正她看不见,何不另拿东西替换着挨打。奶奶一想也有道理,后来就省了不少打。
虽如此,就算太奶奶死后,每逢太奶奶的生日,奶奶都会很虔诚地为她做几道好菜,摆上酒,再烧上几叠纸钱。每到那一天,奶奶都会跟我说“这是你瞎子太婆的生日”。
奶奶最疼我。小时候我都是和奶奶睡,所以和奶奶也是格外亲。
奶奶不能自己低头洗头发。所以,小时候都是我和姐姐们帮她洗。奶奶只要舒舒服服地躺着就行。和现在的理发店洗头差不多,只不过奶奶是躺在她的宽木板凳上。洗完头她要躺一会儿才能起来。我每次都是洗完后顺带帮她吹干头发,然后把水桶,热水瓶,大脚盆,毛巾等物件一一收拾好。
冬天晚上睡觉时,我也经常会把奶奶的双脚捂在我胸前,奶奶也会抱着我的脚睡。我们俩一人睡一头,整晚都不怎么翻动身子。
此外,跟奶奶睡觉还有最大的一个好处,那是别人都没有过的,只有我一人深有体会的——每晚奶奶都会像变魔法似的给我好吃的。有时是一个苹果,有时是一个橘子,有时是一根香蕉,有时是一块饼干,碰上特殊的日子可能还有罐头,荔枝,龙眼等“高级”吃食。
这些特殊的日子可能是奶奶的生日,可能是重大节日。一般是姑姑姑妈表哥等众亲戚回来时。上高中虽然是放月假,但只要我一回去,奶奶肯定给我偷偷留了好多吃的。
大学时回家的时间更少了,我也更懂事些了。对于奶奶的这些“馈赠”,有时我不接受,一定要奶奶自己多吃些。奶奶变得有点“生气”,还说“四宝大了,都嫌弃我的东西了。”看到她落寞的神情,我一般又都会接受她的“心意”。
一直都感叹上天不公,我才参加工作,还没来得及好好孝顺奶奶,上天就把奶奶召回去了。
感谢奶奶对我的不一般的疼爱,让我在被爱中学会了爱与坚强。
虽然奶奶走时已是90高龄,但于我而言还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虽然感慨上天不公,但又感谢上苍,在奶奶的最后时刻,我都陪在她身边,形影不离。
因为是寒假,正是过小年的前几天。我一边陪奶奶,一边看书。当看到奶奶上厕所久未反应时,我连忙跑进去,她已悄然坐于如厕的凳子之上,头略微低垂着,我大喊母亲来帮忙。
我们一起把奶奶扶到床上躺下,没多久,奶奶便断了气。我爬到床上,给奶奶换寿衣,边换边在心里流泪。
一直到奶奶出殡那天,我都很冷静,只觉得心底悲凉,却未曾大哭。可是,在送葬途中,我却不能自已地嚎啕大哭。在一众长龙中,大家发现了我,把我扶至奶奶的灵柩旁,一挨近,我却哭的更厉害了。
我不知道最后是谁扶我回到家的,反正不是靠我自己。到家后,我哭得昏睡了过去。
从此以后,奶奶的生日和清明节于我都有了更深刻的意义与内涵。
今天,我又来看了奶奶。带着她未曾见过的我的老公和孩子。
在扫墓时,梁恒毅说:“妈妈,太奶奶是在这里面睡着了吗?”
——是呀,太奶奶睡着了,睡得如此安详,如此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