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本书所讲到的是一些考古、文物研究领域特别专业的问题,但是却能给我们认识历史带来多方面的启示。总结三个能够给我们带来启发的问题:
首先,我讲了一下作者通过仔细的考证还原司母戊鼎真实的发掘和收藏经历的过程。你会发现,虽然司母戊鼎从第一次被发掘出土到今天也不过是几十年的时间,但这段历史却已经在以讹传讹之间被改造的面目全非了。这件事其实完美地体现了上世纪20年代开始,古史辨学派就一直在提醒我们要注意辨别的“历史层累”现象。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听到的历史,其实都是经过一代代人的阐述才逐渐形成的,其中真假难辨。而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事实的真相,就得像本书作者一样,保持独立的思考和对所谓“历史”的警觉,不去盲目地相信,而是通过仔细的考证去尽可能地寻求事实的真相。
在第二部分里,我们聊了聊司母戊鼎改名的事。关于这座商朝大鼎名称的争议其实从它出土时开始就一直存在,但既有的客观事实是从1946年开始,官方就已经采用了“司母戊鼎”的名称。而2011年,国家博物馆在学术界仍没有形成共识的情况下将“司母戊鼎的”名称改成“后母戊鼎”却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影响。这让我们更加切身地体会到,面对历史问题,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我们就不应该急于草率地改变既定的说法。
第三部分,我们分析了要做出这样的一个大鼎,需要哪些科学和技术条件支持,甚至还得有一套完善的生产系统。从考古学家还原的工艺中,我们也能直观地感受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人所掌握的科技水平之高,真的超乎我们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