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教学的第一节是算术平方根,第二节是平方根。我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将两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整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学完了两节课的内容。只所以做如此整合,有以下几个原因:
1、算术平方根是平方根当中那个正的平方根,是特殊的平方根,由一般到特殊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正如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一样,先讲长方形、再讲正方形,过渡更加自然、合理。
2.如果先讲算术平方根,则强化了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这个数也是正数;到后面再讲平方根时,学生容易形成固定思维模式,从而得出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正数,而忽略了那个负的平方根。
3、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放到一节课上讲便于学生对比理解。
正是基于以上思考,我才大胆做出了尝试,将两节课的内容放到了一节课中和学生一起探讨学习。回顾本节课,亮点有,不足亦有。
一、亮点
(一)教师方面
1.课堂引入自然,恰当。
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回顾已知一个数,如何求它的平方。
紧接着,将已知和未知颠倒,让学生填表二
通过表二、自然引出新课,已知X,求X的平方,是乘方运算、反之,若已知X的平方,求X,则属于开方运算,若已知X的平方等于a,求X,就是求a的平方根。
2.乘方与开方对比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和类比分析能力。
(二)内容方面
1.课堂容量适中,既注重了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回顾,更注重了对未知部分的探究。
2、重难点突出,易错点点播适时,恰当、到位。
3.本节课既有对基础知识的夯实巩固,亦有对能力提升方面的拓展训练,习题选取针对性强,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三)学生方面
1.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既有独立思考部分,亦有合作学习行动,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展示环节精彩。口答语言流利,思路清晰,板展书写规范,过程完整。敢于质疑,并积极展开争论,部分学生的回答有自己独特之处。
3.课堂上,在老师点播讲解时,学生的精力集中,目光追随教师的一举一动,并针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做出回应。
二、不足或有待改进之处
1、对于求平方根的变式训练方面训练量有点小。
2.对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关注程度不够,对他们的提问较少。
3.对学生的表扬、鼓励性语言较少,而且表扬时的语言针对性不强。
4.教师引导过多,对有些问题的分析操之过急,没有给学生留更多的思考时间。
三、课后深度思考
1.教材是用来研读的,而不是用来照搬的。课堂内容的学习应以学生的学情而定,而不能以老师的主观意愿去教。
2、教师在课堂上应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不是过多关注自己的教学内容是否能进行完。以学定教,而不能以教定学。
3.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和自主反思的空间,让他们不仅仅是“吃饱”,更要“消化吸收”,将知识内化于心,并能灵活运用,并能做到适时变通。
4、数学课堂不应是枯燥无味的内容填压,而应努力把它变成“益智”的练兵场,“活动创新”的主阵地。
5.数学课堂问题的设置要层次分明,可分为A级、B级和C级,同时问题的深度和难度也对应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真正激活我们的课堂气氛。
5、教师要有耐心钻研教材的决心,因为只有教师真正吃透了教材,才能合理利用教材,真正设计出有思考价值和创新能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