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猪佩奇学正面管教|孩子老是丢东西,妈妈生气也没用,可以这样做

动画简介

一家人决定要去外面野餐,爸爸已经准备好了玩具。

佩奇和乔治决定要带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恐龙和泰迪。妈妈提醒到,如果要带玩具的话,一定要照顾好玩具,小朋友们答应了。

准备开车出发的时候,爸爸再次确认一下大家是否准备好了。乔治发现自己的恐龙忘带了,爸爸去帮乔治拿,妈妈提醒乔治要照顾好自己的玩具。等再次准备出发的时候,佩奇又发现忘了带泰迪,爸爸又进去帮佩奇拿玩具。妈妈温和地提醒佩奇,要照顾好自己的玩具。

来到了安静的野餐营地,遇上了斑马爸爸和斑马苏怡。于是,大家一起野餐。

吃完食物后,小朋友就和爸爸妈妈申请自己去玩耍。

大家带了自己的玩偶,苏怡还带了下午茶玩具套餐,于是大家一起过家家,假装喝下午茶。一不小心,还吸引了鸭太太们,结果鸭子们对假装的蛋糕一点都没兴趣。

玩偶们喝茶吃蛋糕,吃得可开心了。

时间过得很快,爸爸妈妈招呼佩奇和乔治回家了。

苏怡和斑马爸爸也打算回家了。在整理玩具的时候,苏怡发现了被拉下的泰迪。

到家了,爸爸很开心,开了一天的车,他很想立即就休息一下。结果佩奇发现自己忘了泰迪。妈妈有点生气了,说难道佩奇想让爸爸这时候再开回到野餐地。

爸爸虽然无奈,也表示没关系,准备开回去。

这时候,斑马先生和苏怡来了,苏怡当了小小快递员,将泰迪包裹送给了佩奇。

调皮的佩奇还严肃地提醒泰迪,下次出去玩,一定不能乱跑。还假装泰迪回复“好的,佩奇,我保证。”大家都被逗乐了。

正面管教工具小发现

1 约定

提前约定是正面管教里面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当你和孩子计划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提前跟孩子们商量需要做的事情。先让孩子有意识,自己需要做什么。在做的过程中可以嘱咐和提醒,完成这件事后,再和确认孩子哪些做得好,哪些可以再改进。

出发游玩前,妈妈同意孩子们带玩具出去,但约定的内容是孩子们要自己照顾好玩具。孩子们表示同意。在游玩过程中,孩子们有2-3次都忘了带自己的玩具。妈妈和爸爸没有生气,只是和孩子们强调约定的内容,要好好照顾好玩具。

有些家长认为,约定就是在做的时候用一句话来命令孩子。比如,第一次带孩子去某个餐厅吃饭。孩子想弄叉子,妈妈就是说,别乱动。孩子并不知道要做的具体内容。一句简单的命令并不能让孩子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出门前和孩子具体约定,比如,在外面吃饭要轻声和妈妈说话。拿刀叉要轻拿轻放,努力不要碰到碟子;感觉害怕,随时可以告诉妈妈。

2 正面语言

佩奇和乔治将玩具拉在家里时,妈妈没有说“你不应该把玩具落在家里的”。而是提醒孩子们,应该要好好照顾好自己的玩具。

很多家长无意识都在使用“不应该”“不要”等的表达方式,殊不知年幼的孩子们对“不”的领悟有限,往往把注意力都放在了“不”后面的内容。比如,“别碰桌子”。孩子们的脑子里出现的,却只是 “碰桌子”这个概念。

下回,我们想要孩子别把身体靠在电梯墙壁上,可以这样说“看看地上中间这个圆圈,这是我画的,你们一定要站在这里面,要不然会被妖怪抓走的。”你来试试,灵不灵。

3 表现出对孩子的信任

尽管孩子们已经两次拉下了玩具,但爸爸妈妈并没有因此在回家前就重复地提醒孩子,别忘了玩具。爸爸妈妈做到了信任佩奇,允许佩奇体验自己的错误后果。

耐心可能是我们在对孩子表现出信任时最难做到的。很多时候,替孩子解决问题几乎总是更方便。当时间紧迫的时候,尤其是如此。

如果我是动画片中的妈妈,肯定是在野餐结束后就帮孩子们收拾好所有的东西,包括玩具。但是,这样做的话,孩子什么时候会学会自己照顾好玩具呢?等孩子长大后,孩子什么时候会学习照顾好自己的学习用品和书本?

4 幽默感

苏怡将泰迪送还给了佩奇。在妈妈提醒佩奇要照顾好泰迪之后,佩奇画风一转,严肃地提醒泰迪“泰迪,如果你下次还想出去玩,记得一定不能乱跑。”又假装泰迪回复“好的,佩奇,我保证。”大家都被逗乐了。

幽默能帮助父母和孩子们放松下来。

佩奇的幽默和爸爸的言传身教分不开。每次爸爸纠正了自己犯的错误之后,或者妈妈简单表扬爸爸之后,爸爸就会给自己戴高帽,把大家都给逗乐了。

爸爸做到了用自嘲和转移目标的方式轻松地化解尴尬,让家庭充满了欢乐和愉悦,更重要的是,他让孩子们变得更加阳光自信和更有耐挫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