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听过一个笑话,因为听过太多次而忘记了它为何好笑?
但是,当你再听一次的时候,突然之间,它又变成全新的。
于是,你想起来你最初为什么喜欢上它。
——《大鱼》
爸爸总是反反复复地说同一件过去的事。
说他十八岁那年如何在重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名额到武汉高炮十九师五十七团一营一连服役;说他在部队里因为文笔佳被命为通讯员为部队的读物写稿子,说他当年那些情谊深厚的战友如今遍布大江南北。
他还喜欢一次又一次说我小时候的事情。
说我小时候爱吃鱼,只要有鱼别的菜都不入我“法眼”;说有一次他开摩托车载三岁的我出去,遇上暴风雨车子打滑摔跤,我没有哭,站起来帮他拍去裤脚上的泥巴;说有一次他准备出门开摩托车拉客,我前所未有地哭个天翻地覆不让他出门,结果他那天被人殴打抢车差点永远回不了家。
从小到大,我已经忘了这些故事我听过多少次,即使现在看来很多故事情节都带有“美化”色彩,但那时候的我相信着热爱着爸爸的每一个故事。我信赖他,敬仰他。
曾经父爱之于我,是满桌可口的饭菜。每晚睡前他都问我明天想吃什么菜,我乐呵呵地说:“随便啦。”而他总会打趣地回答:“没有随便这种菜的哦!”
那时候,他的身影在我眼里如此高大,他给的关怀微小却无比温馨。
然而生活的重量让人窒息,让人遗忘,让人麻木。伴随着成长,我逐渐读懂,爸爸的人生是一趟颠簸的列车,开向平凡,开向挣扎。当兵归来,跌跌撞撞的就业和倔强的个性让他在五十多岁的年纪依然是个无业游民。那么多年来,他在底层中徘徊,却始终无法找到承载自己军人傲气的职业,他流连赌场欠下赌债致人上门当着孩子的面讨债,他没有买下房子车子给我们一家更高质量的生活,他承担不起我们三姐弟的学费每每开学焦头烂额找人借钱。
我曾经不懂得,原来他的人生,有点狼狈。
当我读懂了他的卑微和平凡,那些故事显得苍白。或许从我“懂得”开始,我总是在他说起那些故事时,不耐烦地说:“又来了。”
于是,当初跟在他身后到处跑,敬爱他仰慕他的小女孩开始走自己的路。她告诉自己,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像爸爸一样。她努力学习,上大学,努力工作,赚钱,想代替父亲完成那些他没有完成的事情,想给家里人更好的生活,想让爸爸的压力不要那么大。可是她在追寻的途中,遗失了关爱,丢弃了亲情的羁绊。
我好几个月没有回家了。上周回家吃饭,依旧,满桌的饭菜,很香。他喜欢做菜,依旧在每次我回家都问我想吃什么,我说随便。
只是,他再也不会打趣地说,没有随便这个菜,再也没有。
渐渐地,他不再给我打电话嘘寒问暖了,不再骄傲地说他当年从军的辉煌,他只敢从妈妈口中得知我们在外的近况。他自卑,他惭愧,他无奈,为什么没能给予子女更好的生活。他总是低头坐在阴暗的客厅里独自一人用手机下象棋,佝偻的背影,有些苍凉。他无力改变自己的人生,无力重来,更无力让当初小女孩眼里的敬仰回来。
那晚独自我一人在宿舍看了一部叫《大鱼》的电影,讲述主人公小时候热爱父亲讲述他人生每一个精彩的冒险故事,长大以后主人公逐渐明白,那些故事都是夸大的神化的,父亲其实平凡如世间所有人。他渐渐不耐烦,终于和父亲渐行渐远。
而在父亲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回到父亲身边,才最终听懂父亲口中那些故事所饱含的满满父爱。
我竟不忍泪流满面。
年幼时我们总把爸爸二字挂在嘴边,却不明白父亲二字承载了多少重量。父亲何曾不想给予子女世间最好的一切?平凡不是他能选择的宿命,尽管平凡的桎梏终究成为他平庸的枷锁,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能不齿和责备他们的平凡。我们终究走向了自己选择的人生,哪怕他没能在你前进的道路上给予强大的物质支持,但那份沉甸甸的爱,无法抹去。他护你成长,伴你身旁,给了你最初的关怀,和最终的守护。
终于,在我们的无视和遗忘中,父亲不在高大了。岁月用白发、皱纹和疾病在他曾经挺拔的身躯上宣誓主权,促不及防。岁月不饶人,我们亦未曾饶过岁月。我们好像什么都懂了,却依然什么都不懂。突然好心痛,突然好怀念。是什么让子女和父母渐行渐远?恰恰是那份自以为是的“懂得”。
关于父爱,我们远没有小时候那个纯真的自己懂得多。父亲不喜欢说太多,不喜欢把爱挂在嘴边,不喜欢把关怀亮在眼前。他的脸上似是没有表情,却满是表情。
如果可以,请像一个孩子那般去读懂“父爱”二字。
“你可曾听过一个笑话,因为听过太多次而忘记了它为何好笑?
但是,当你再听一次的时候,突然之间,它又变成全新的。
于是,你想起来你最初为什么喜欢上它。”
我好像突然明白,为什么当初自己那么喜欢爸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