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一次领着俩个孩子一家人,去参加几个家庭的第一次聚会,在饭桌上,入座时,我的孩子比我们先入座,我们后入座。这时一位看起来很傲慢的女士,瞪着眼,撇着嘴,不屑一顾地说:“没有教养”。
那一刻我无地自容,同时很狠那个刻薄女。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一幕如同刻在了我的脑海中。
问题来了,孩子的好习惯是何时形成的呢?直到前几日,听了心理营养、育儿博士林文釆的心理营养课,我才知道:孩子的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是6-7周岁。
这一年里,孩子的大脑里有一个位置,象录像机一样,专门录入他要模仿的重要他人的行为习惯,来建立和形成他自己的习惯。
一般来说,孩子的重要他人多数是父母,父母的言语、行为、习惯,就成了孩子录像、模仿的模板,原件不好,复印件如何能好?
这一年,父母要从三个方面做好孩子的模范:1.面对问题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遇到问题,是积极的态度还是消极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成了孩子们的范本。
2.面对各种人际关系的处理的方式方法,也是孩子录像的重要内容。
3.父母是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的,这些都成了孩子录像和模仿的重要內容,将成为孩子将来行为习惯的模板。
所以,这一年,父母一定要以身做责,成为孩子的榜样。其实,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终身教练。
我们每个父母和孩子一样,人生都是现场直播,没有釆排机会。我们要教育和培养一个好孩子,就要不断学习,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花时间陪伴孩子,给到孩子引领和好的习惯的养成,才能让孩子以后自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