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电影《天空之眼》,很短的片子,很多的思考。
背景是索马里,激进分子头目准备策划人体炸弹袭击,英美无人机部队全程监控,在最后是否要用精确制导炸弹时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当时有一个平民小女孩也在炸弹威力范围内,65%伤亡率(大概率重伤到死亡),决策层认为应该低于50%才符合导弹的发射条件;而行动层认为人体炸弹袭击一旦发生,至少造成80人以上伤亡,而且主要头目会继续策划下一次行动。整个电影就围绕这两方的观点展开了。
在影片中,处于不同位置的人都展现了他们不同的个性和处置的倾向,有坚定干练的女指挥官,有优柔寡断的英国外长,有鹰派风格的美国部长,也有心地善良的无人机士兵,所有这些人共同参与和影响了这一次行动。为了最终选择行动方案,各色人等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看完电影,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哈佛大学的《正义》课,课程讨论了大量的和“正义”这个概念相关的决策案例,比如说你站在火车道岔的扳手前,一辆疾驰的列车即将经过道岔,一边铁轨上有50人,一边有1个人,你还可以设法让列车脱轨,然而车上也有人,你该如何选择?在座的学生们为此发表了各种不同的选择,每个人听起来都有不错的理由。最终选择的结果不重要,然而这个案例带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每个人的价值体系是如此的复杂和不同。换言之,对于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基本概念,比如:爱、友好、责任、正义,每个人的理解相差甚远。
叔本华在谈到教育时写道:概念,应该来自于我们对事物的直观认识,中间经过抽象这一过程......我们可以把这种教育称为自然的教育......相比之下,人为的教育就是在我们还没有对这一直观世界获得某种泛泛的、普遍的认识之前,就通过阅读、授课等手段,强行把概念塞进我们的脑袋......我们以这样的方式获取概念,之后才是直观认识,这完全违反了我们思想智力的发展过程......在以后的日子里要纠正这种应用概念的不得法所导致的对事物的错误判断,需要相当长的亲身历练才行,而且这种纠正很少能够完全成功。
叔本华的话,很好的回答了我从小的一个疑问。我小的时候一直听爸爸讲奶奶有多么厉害,我就很疑惑,问:奶奶不是文盲吗?她怎么会厉害?爸爸想了想说:奶奶没有文化,但是很有智慧,家族里谁家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都会请奶奶去,都知道奶奶明事理。
后来,我一路念书念到24岁,对于读书这件事早已驾轻就熟,然而一开始工作,真觉得是举步维艰,有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到那个时候,我才算开始的明白了有文化和有智慧的不同。我的脑袋里装满了各种的概念,论数量远胜于奶奶,然而我脑中的概念和真实的世界没有联接,或者那种联接就像乡村小路一样泥泞难行;而奶奶的智慧都来自于生活的总结,每一条概念都有千万条路径通向真实的生活。所以面对问题,奶奶能处理的从容淡定,因为奶奶脑中的世界四通八达,而又边界分明;而我脑中的世界充满了单行线和断头路。
虽然从古至今,无数的宗教和个人都在追求智慧,然而智慧却总给人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感觉。孔子说“仁”,老子说“道”,佛陀说“般若”,其实可能他们想说的都是同一个东西,只是无法清晰的描述,只能靠人去“悟”。
后来看到阿西莫夫的《I,Robot》,深深的为他的机器人三大法则所折服: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
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非常简洁的三条定律,就对机器人的行为准则做出了完全分类,这样的简洁、清晰,相比人类心中各种准则的模糊不清,显得那样的具有美感。
今年的新书《未来简史》中预言,几十年后智人讲被机器取代,无独有偶,软银的孙正义也预计十年后机器的智商将达到10000,远远胜于任何的智人。我认为这样的未来非常值得期待,因为所有的机器都是基于数据和算法的,而数据和算法的根源是数学———这一人类目前为止对于世界的描述最高级、最精确、最可靠的学科。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所有的概念都会有清晰的描述和算法,甚至包括“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