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点多钟,把家务活忙完后,爸爸想看会书了,刚斜躺在床上要看书时,忽然想起今天还没有陪女儿一起读书——这可是每天的必备功课。
爸爸躺在床上叫了两声女儿的小名,女儿没有应声,只听到妈妈说“爸爸叫你你要答应”。爸爸走到客厅,看到妈妈正在电脑前用功备考,女儿坐在沙发上开着平板看动画片,声音开得很小,就是怕爸爸听到不让她看。
爸爸走到女儿跟前,说:今天不能看太多平板了,会伤眼睛的,要注意休息,现在爸爸陪你一起看书吧;然后,从女儿手中拿过平板,女儿虽然不情愿交出平板,但还是松手给爸爸了,顺势就躺在沙发上委屈的说:“无聊——我不想看书。”
女儿耍性子了,不过并没有哭闹,慢慢哄一下就可以了。
爸爸从女儿书柜中挑了本“自我保护 自我管理”系列的《我不发脾气》,对着女儿说:“看看,《我不发脾气》,今天就讲这本。”然后就走过去把女儿抱起来,走到房间放在床上,女儿在床上打个滚说不想看书。既然女儿懒洋洋的不想看书,那就在躺在床上给她读吧。
在床上耍了一会儿性子,在爸爸的劝说读书的重要性后,女儿总算安静下来,要听爸爸读故事。爸爸让女儿读,女儿不想读;爸爸就折衷一下,让女儿先读五页,然后爸爸再读;女儿再讨价还价,说爸爸先读自己再读。
好样的,总算答应要读书了!
于是,爸爸就棒着书和女儿一起看,开始慢慢朗读,读了五页,接着让女儿读,女儿老老实实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读,遇上不懂的字由爸爸来读带过,约30分钟左右的阅读时间,女儿读了七八页,完整的听完了这本绘本。
阅读时间完成后,爸爸出来看时间已经是十点半了,还没有码字日更呢,准备要码字时,妈妈就来意见了,伤势生气的样子说道:“每次白天不写,非得等到晚上要睡觉了才写,不给写了,陪女儿睡觉。”
女儿觉得好玩,也凑热闹过来说:“昨天叫你今天一边做饭一边写,你不写,现在要睡觉了才写,不给写了,陪我睡觉……”。
爸爸这周休假,白天基本不去哪儿,为什么不在白天写,非得像往常那样在晚上十点钟才写呢?白天喝茶看书那么悠哉,晚上才抢时间赶字,确实不该。妈妈近期在赶考,得多抽点时间配合她。想到这,爸爸只有求饶的份,坐在书桌前不动,说:“好好,马上去睡觉,等我写完一百个字交差再睡啊,就十分钟。”
妈妈和女儿总算给爸爸十分钟时间了,爸爸马上打开简书,点击页面右上角橙色的“写文章”按钮,进入简洁舒适的写文页面……
写什么呢?到了这个份上,只能写生活琐事才最得心应手,写什么评论、读后感什么的就不用想了,没那么多时间思考构思。
爸爸稍为简单思索一会儿,干脆就反省这两天为什么没有在白天日更而在晚上码字被催着睡觉吧,题目就叫:又被老婆孩子催着睡觉了。记录亲身体会的事情非常简单,只要依次描述清楚整个事情经过就可以了。
不一会儿,就写了三四百个字,这时女儿又过来催了,看到爸爸在写的文字,她一字一字的读出来“又…老婆孩子…着睡觉了”,我及时帮她补读上不会的“被”和“催”字。
爸爸又继续写了几分钟,然后收个小尾巴,明天再补写,千字文实际处于未完成状态,日更倒是完成。
日更重要,每天陪孩子读书睡觉更重要啊!
孩子的阅读时间和睡觉时间基本固定,必须在22:30以前完成,如此一来,就必须把日更码字的时间提前到白天或是晚上十点前完成,至于怎么完成日更那是另外一件事情了,不能以牺牲陪伴孩子的时间来码字日更。
什么最重要?什么更重要?这两个问题可得经常反复问问自己,指导行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