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些年,好像是12年,单位组织疗养,那年我曾来过丽江,昆明,并把丽江几乎玩了个透彻,能去的景点大部分都走了。那次出行,也是我第一次把全程做了详细游记,数万字发于空间。通常走过的地方,不再去第二次,这次再来,则完全是为了带父母出游。
前几天在泸沽湖,父母有些轻微高反,而那里海拔只有2600米。去年郎木寺,海拔三千出头,父亲也有些不适。玉龙雪山冰川公园大索道下站已经在三千米以上,索道上站更是4506米。这样的高度二老从未涉足。
泸沽湖第二天,二老身子似乎有些适应,但父亲感冒症状明显加重,好在没有发烧。数次进高原,非常明白感冒可以明显加重高反,作为医生,我也知道严重高反所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丽江行程第一天,计划便是带着二老上玉龙雪山。从泸沽湖翻越多重大山出来,其中海拔最高处已到3100米,父亲并没有不适,到了宾馆,精神矍铄,虽然感冒依旧,却完全没有了衰弱的征象。玉龙雪山毕竟是丽江最知名之处,如果放弃,父母可能会遗憾而归。多次高海拔经验也知,如果暂时处于四千米以上,只要不剧烈运动,通常不会有明显反应。
到达丽江次日,天气晴好,此行一路预报都是雨,我们每至景点,却大都天气晴好。
通往玉龙雪山沿途和山脚下,全是卖氧气罐和出租大衣的店面。杀虫剂一样大的气罐,需要几十至上百元。厚衣物出发前就已经齐备,不须租用。父母一路多次询问,是否购买氧气,我却无动于衷。多次高原经验和专业医学培养知道,仅仅半个多小时四千米以上海拔,所谓高原反应,大多是自己吓出来的。而那一丁点的氧气,仅仅是安慰剂,对于真的高反,几乎毫无用处。
玉龙雪山售票处位于道路一侧,方便自驾游客不停车购票。前不久网友游记记述在购票时,需要同时购买80元古城建设费,另外景区通票需要220元,开车进景区还需付每人105元的进山费。父母70以上,不须购买门票,只需购买索道和景区班车费,但就我一人,总和起来,还是个不小的数字。不过既然来了,不要留下后悔。
工作人员通过窗口对我大喊:“130元!”
“这是什么钱?进山费?”130元的价格明显与传闻不符,昨日我查的同程网,上面门票也需要220元。各处跑,从未遇到降价的事,要么进山费涨价了。
“门票!”工作人员不耐烦地大声说。
没有进山费,没有古城建设费,门票价格只有传闻的一半多点,我疑惑地通过车窗把钱递了过去,拿回了一张票。
“往前开,自己看票面说明。”窗口工作人员看出了我的疑惑,又扔出一句话。
票面背后,清楚写着这是景区所有景点通票。
昨晚端着手机看网易新闻,首页有一条信息,国家旅游局撤销丽江古城5A级景区,责令整改。难道降价是整改一部分?省钱就是好事,油门一点,大麦冲进了雪山。
4506米,母亲精神抖擞,父亲小心迈着每一步。我在前面大声喊:“忘了高反,不会有事!”这里,心定会比杀虫剂大的气罐有用的多。
父亲稳定心神后,竟然要爬194米高的栈道,栈道高点4680米。家旁边不到200米高的灵岩山,老先生都爬不上去,那里平地可接近海平面。
四千多米,短时没有高反,前提条件是静息状态,可不包括爬山这样高负荷运动。父亲执拗地爬上五十多米高处,被母亲死拽了下去。
锻炼了三个月,可以跑十四公里路程,我对自己心肺更加有底,而且多次高海拔从未产生高反。12年,我也曾爬到栈道高处,然后累的倒头躺下。这次十多分钟就直上高点,而且背着单反背包和两瓶水,负重大概二十多斤。以后,可能的话,我想跟着单位户外达人,徒步冲击高原无人区了。
后天,香格里拉,那里海拔三千多米。父母二人身体经历了玉龙雪山,可以再进藏区走走了。
手机写于2016.9.12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