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文 | 彼怀

图片来自网络

提到孔子,大家可能都不会陌生,可要谁去真真切切深知他,我想,恐怕寥寥无几。

有人曾问我:“你眼中的孔子是什么样的?”

在我的脑海中,一直存在着孔子的形象。《论语中》中有人说应当君子的穿衣,但是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穿着粗布葛布单衣的老头。我本不应当称他老头,在我接触有关他的书籍与文字时,我便能想起一个和蔼可亲的老爷爷的形象。

书中记载,孔子称孔丘,号仲尼,别称为孔子、尼父、孔夫子。出生于鲁国陬邑,身处于春秋末期。同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可见的是,我所想的孔子和书中孔子的形象截然相反,甚至像两个人。我总觉书中的孔子要被崇拜,有种接触不到的感觉。

在我想起孔子和学生们席地而坐,在大树下谈天授课的时候,我能想象到自然的景色、欢乐的气氛,还有各抒己见的每个人。当我静下心来,融入其中的意境时,我发现竟是如此的有趣。一位智者在前,我坐在一旁,交流之间,言语之间,那种陌生感便全然消散了。

孔子被尊称孔圣人,大成圣至先师,至圣。能够有这样的称号,一定有其中的道理的。

孔子所信仰的是“儒家思想”,倡导的是“仁、义、礼、智、信”,其教育的思想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一点对于现在的教育来说,仍可沿用。

圣人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所遗留下的,也是中华所保护的。如编纂的《春秋》,修订《六经》,还有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的《论语》。这些文字,都是不可对此的。

书上记载,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在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传》《春秋》。

在当时的社会,孔子被称为最博学者之一,其儒家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记载说,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这样的结果,我想也是必然的。

我喜欢孔子道德教育的“礼”和“仁”两个主要教育内容。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好高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

在道德修养方面,我喜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想要运用它,就要“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中。

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华夏子民一代又一代人,他不仅是圣人,也是为我们指引前方道路的使者,让我们更好地努力,为国家的富强添砖加瓦。这,就是我眼中的孔子。



(部分内容由书籍、网络参考)

                                ――  交给妹妹的作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记得初一的语文课本上有几篇论语,印象最深的便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逝者...
    xaver熊阅读 716评论 0 5
  • 这两天菡放学回来写作业的时间提前了,就是练字有点偷懒,每次都想要求不写或少写,看我不表态,也就无可奈何的坚持写了。...
  • 淡然的人生不寂寞 文/鸿鹄创客队长 人生,我们并不陌生但并不代表我们很懂人生。这个话题是一个很普通很现实的,我们无...
    鸿鹄创客队长阅读 43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