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顾:(8)—— 第一章第一节 议和之日
这“老者”便是蜀汉丞相、先帝临终遗命的托孤大臣诸葛亮了。虽然他今年不过仅仅四十二岁,却已经过早地被细琐繁重的公务和对帝国未来的忧虑所蚀刻,显得有些过分的苍老。他的头发业已花白,额头上也满是皱纹,就如益州大地上星罗棋布的山川和沟壑那样,峰谷之间尽是沧桑。还有他那与年龄极不相称的,似乎正承载着整个国家命运的佝偻的后背,总是令人在感叹之余,还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当年那个坐在榻边指点江山睥睨天下英雄的隆中卧龙岗上的翩翩美少年,大概再也回不去了。
“丞相,射议郎他们已经到了,我扶您过去招呼一下?”那白皙年轻人问道。
诸葛亮微微捋了一下胡须,然后笑着说道:“幼常,你先陪我到你们北部衙门这边来跟大伙儿打个招呼吧。现今天寒地冻,想必他们心里多少会有些怨言。你陪我过去,安抚一下大家的情绪。”
这被唤作“幼常”的年轻人,自然就是声名赫赫的成都令马谡了。马谡点点头,便扶着诸葛亮,往糜亮、黄路这边走来。马忠等三人紧紧跟在他们后面。
“下官成都府北部丞糜亮,见过丞相,见过府君、参军、督盗,还有这位……嗯,大人。”糜亮见马谡搀着诸葛亮过来,心中一激动,也不顾黄路,径自走出来向几位躬身施礼。不过,他只认得诸葛亮、马谡、蒋琬和马忠等四人,至于那个更年轻一点的官员,他却从未见过。
“啊,这位是丞相府的侍曹,庞宏庞大人。”马谡解释道。
侍曹只是丞相府的微末小官,远不及部丞之职。糜亮冲庞宏略微一点头,便转头望向诸葛亮和马谡这边,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诸葛亮有些动情地说道:“好,好,北部衙门风貌不错。今日如此寒冷,还要劳烦众位在此迎候东吴使节,亮感激不尽。我在此先谢过大家了。”
语言的分量,往往来自于说话之人的身份。诸葛亮这一番话,让包括糜亮在内的北部衙众人如沐春风,先前的抱怨和不快早消失得一干二净。人人热情高涨,激动万分,尤其是站在人群最后边的陈含,竟也极不平常地因为兴奋而满面通红。
冯纶小声打趣道:“君平,你不是一向看不上咱们蜀汉的大臣们么?怎么今日……”
“伯贤,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咱们平日里议论的那些个大人们,若是能有一分像丞相这样为蜀汉鞠躬尽瘁,我也不会老是背后发他们的牢骚了。”陈含飞快地打断冯纶。
冯纶一笑:“你这是看人下菜碟儿。”
陈含吐了吐舌头,摇着头说道:“我这叫‘彼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诸葛亮和北部衙一众官吏略微寒暄几句,便带着马谡、蒋琬等人,向驿馆门前的这片空地走来。这边早已聚集了射援、糜威、吴懿等当朝大员。诸葛亮一边走,一边小声问马谡、蒋琬道:“幼常、公琰,你二人帮我看一下,是不是所有收到相府公文的大臣们都已经来了?”
马谡早就心里有数,抢先回道:“蜀郡太守射坚称病告假。后将军刘琰也还未到,原因不明。”
相府参军蒋琬补充道:“另外,距离相府发信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永安和汉中方面,都还没有就结盟一事回信表明态度。”
诸葛亮闻言眉头紧锁,脸上也露出了一片阴霾。沉吟半晌,他才缓缓说道:“永安和汉中两边,都要再写信催一催。目下李都护和魏文长各辖一方,统兵一共六万有余。汉、吴结盟,终究还是要得到他们的支持才行。”
“李严那边就不用说了,前一阵子还以讨伐东吴、为先帝报仇为名,私自动员永安、江州两地驻军。要不是丞相您说通了陛下下旨申斥,还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蠢事来呢。”一提到中都护李严,马谡就没好气,忍不住直呼其名。
蒋琬心思缜密,对事情有更深层次的看法。他低声对诸葛亮道:“魏都督那边倒好办些。他曾多次给相府写信,要求调前军营马岱将军及麾下三百西凉铁骑到汉中去。我想,或许他想以此作为交换。”
“哎,这个魏文长。”诸葛亮长叹一声,声音里满是后悔的意思。他冲马谡、蒋琬点点头,说道:“我们先不谈论这些。今天只等东吴张温他们,我们欢欢喜喜地叙一叙两家赤壁时结成的旧谊。”
他转过头,对跟在后面很远的相府侍曹庞宏说道:“巨师,待会可就看你的了。”
下一节: (10)——第一章第一节 议和之日
目 录: 最后的汉歌 第一卷 暗涌 全目录
如果您喜欢这部关于三国的小说,喜欢后英雄时代的人生百态、生死搏杀,您可以关注作者,或者简单地点个赞以示鼓励。您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