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两人就“德性的各个部分各不相同,如同一张脸上各个部分一样”这一意见达成一致之后,苏格拉底开始了较为少见的提问方式:
“那好吧,”我说,“我们就不妨一起来考察,它们每一个究竟是什么性质的东西。首先[考察]这种:正义是做某件事情,抑或不是做某件事情?对我来说,毕竟它显得是[做某件事情],你[觉得]是吗?”
施特劳斯为这段做注解时指出,苏格拉底先行给出自己的回答,是为了保护希珀克拉底,不让他的灵魂受到不合适的影响。在我看来,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苏格拉底一改提问的方式可能有着别的考量。在谈话中,率先给出自己的答案在影响对方的思维之时往往还会限制对方的回答——假使对方立即给出与之不同的答案,两人便会立刻就这一差异进行讨论。而苏格拉底的问题,答案往往只有是与否两个,普罗塔戈拉的一再认同使得谈话顺利进行。顺利的背后,苏格拉底已经不自觉地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与他“求教者”的身份形成了有趣的对比。结合后文,普罗塔戈拉的回答由最初简单的同意变为“被迫得同意这一点”,作为提问者的苏格拉底挑选适当的时机就开溜,却将这位智术师陷入了不利的处境——之前两人所共同赞同的推论都变为了普罗塔戈拉个人的观点。苏格拉底往往会做出很多的类比与假设,当要到自己预料好的答案时(一般答案都是比较单一的),却一个急转身,将之前所有的论断全都推翻,任凭对方一脸诧异。旋即他便毫不留情地开始自己的二轮猛攻,以不同的观点对此前的推论产生种种质疑,这样的方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颠覆对方原先的思考逻辑,具有很强的杀伤力。在这场对话中,苏格拉底选择这样的方式应该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当讨论到正义与虔敬之时,谈话中出现了明显的悖论——正义与虔敬几乎就是同一个东西与之前论证的德性的各个部分各不相同产生矛盾。普罗塔戈拉想借由“世人中的大多数”巧妙开脱,苏格拉底却穷追不舍。
“那我该与那些[多数人]搞清道理,还是与你搞清道理啊?”我说。
“如果你愿意,”他说,“你不妨先拿这说法与大多数人对话吧。”
“其实我倒没所谓,要是你仅仅回答:你觉得这些究竟是[这样]抑或不是。毕竟,我要审查的主要是这个说法。结果会是,无论提问的我还是回答者,都会平等地受到审查。”
在这段对话中,苏格拉底再次摆出了两种可能性——普罗塔戈拉愿意代表世人中的大部分还是仅代表自身,这个问法其实预先设下了一个圈套。
在这里先不详细展开,看下篇文章,将具体分析苏格拉底的小“圈套”,其实《普罗塔哥拉》不是很好读,但也不是很难读,有时候脑子搭对了读起来就会觉得很开心,感觉这本书还是非常高大上的哈哈哈哈。
【无戒365训练营第13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