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在《花未眠》里说,“我渐渐痛切地感到:我短暂的一生,懂得的美是极其肤浅的。”突然有一种感触,与其说我感受到的美是肤浅的,不如说我连去感受肤浅的美的心态也日渐消磨,或者说主动淡化而归顺于一种假正经又无聊的成见。
其实很多次,自己一个人去旅行,都独自兴奋,发现了不同寻常的美,那是一种把自己从惯有的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的一种体会。就像,在下雨的夜晚,赶上了一趟回程的公交,收好雨淋淋的伞,坐在靠窗又远离车门风口的座位,有一种向着既定目标行进的心安,同时隔着雨水打湿的玻璃,望向窗外看见因模糊而放大的各色灯光,更有一种希望车不要停、目的地不要到达的抽离感。
夏日里乌云滚滚直压头顶,隐隐雷鸣和着一道道闪电,大雨即将滂沱,然后赶忙钻入自己的屋子,又想起衣服没收或者家里晒的麦子还没盖起来,又赶紧奔忙,最后在雨前搞定,舒缓地坐在窗边,看豆大的雨点砸在玻璃窗上。也和这种感觉类似,匆匆忙忙的紧迫或者匆忙之后的发呆,像是从现实生活的一种抽离。其实的确,这个下雨的时候,外面嗒嗒嗒嗒,里面自个儿在那儿吃盐水花生,即便外面没有霓虹灯,也很幸福。
再说昨天从韩国国立古宫博物馆出来,已经到了闭馆时间,而在那之前由于租借了语音讲解而且是中文的,整个参览过程非常顺畅愉悦,即便还余两三个展厅没有参观完,已然十分满足。就带着满足的心和酸痛的腰腿,走出博物馆,一眼看到眼前边门紧闭的景福宫及长长的城墙,都在粉色的云和淡蓝的天下面,往左望是景福宫依山而建所依的北山葱葱郁郁,整个场景非常辽阔,松散的行人像移动的大颗米粒。
我上课的学校建在山上,步行要先上攀一段上坡路,我抄近道直接走了上行的楼梯,于是上去之后站在高高的马路上,向右望就是下面我居住的住宅区。一排排七八层的楼安静排列着,靠近马路这端有几棵大树站在每个路口,和大树交相的是电线杆和电线。这么说起来也没什么特别,但有一次上完课回来走下坡路,远处的首尔塔尖尖的,楼房重岩叠嶂,被要落下的太阳照得锃亮,近处的树枝和电线交织,每一条巷道都很安静,偶尔有人走路也很静,没有一丝风,这个时候,我真喜欢首尔啊。
就是这样,有时专门去看的风景没什么味道,倒是偶尔一瞥久久不散,令人回味。我想这和当下的心境与景致带来的感受不无关系,那句“所谓景语皆情语”也正是如此了。以我观物,则万物皆着我之色彩,于是我和这些静静伫立或自顾自变化的万物就产生了联结,它们的那时那刻就成为了我生命里的体验。难与他人言,这大概就是我写下来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