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毛选(005):读《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本文作者:支旭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是1929年12月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的一部分,是由毛泽东同志起草的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的第一部分。
本文写作的背景是中国红军自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开始到1929年12月,经过两年多的时间,红军中的共产党和各种错误思想做斗争,并对错误思想展开论述,毛泽东就每个错误观点进行了单独分析,既指出错误观点的表现,又对这些错误思想的来源进行了总体判断,并提出纠正的方法。
文章首先指出红四军党内仍然存在着八个错误思想,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盲动主义残余,这些错误思想对于革命斗争妨碍极大。如“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
关于单纯军事观点
毛泽东说明了他的八个表现形式,
一是认为军事与政治无关,
二是认不清红军在作战任务以外的其他任务,
三是忽略军内政治工作机关,
四是不重视宣传队的工作,
五是胜骄败馁,
六是本位主义,搞小团体主义,
七是机会主义,
八是盲动主义。
这些军事观点来源于政治水平低、雇佣军队思想严重、过于相信军事力量而不相信人民的力量、党对军事工作注意不够。
我们要加强党内教育水平,肃清机会主义和盲目主义,加强对俘虏的教育,加强群众对红军的监督,加强对问题的积极讨论,细化红军的法规并规范红军的关系。
关于极端化民主
首先对极端民主化的现象减少进行了分析,我军提倡民主但并非是绝对民主、完全自由的个人主义,例如“士兵不服从指挥员命令”、“少数人不服从多数人”、“下级机关不执行上级机关指示”等错误行为,这样的现象到处都是部队还怎么能够打胜仗?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还如何能够成功?对此紧接着提出了纠正极端民主化的方法。
一是从理论上铲除极端民主化的根苗。
毛泽东认为,首先要指出极端民主化的危险,在于损伤以致完全破坏党的组织,削弱以致完全毁灭党的战斗力。其次要指出极端民主化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由散漫性,这种散漫性带到党内,就成了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极端民主化思想。
二是在组织上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
其路线是:党的领导机关要有正确的指导路线,遇事要拿出办法,以建立领导的中枢。上级机关要明了下级机关的情况和群众生活的情况,成为正确指导的客观基础。党的各级机关解决问题,不要太随便。一成决议,就须坚决执行。上级机关的决议,凡属重要一点的,必须迅速地传达到下级机关和党员群众中去。
其办法是开活动分子会,或开支部以至纵队的党员大会(须看环境的可能),派人出席作报告。党的下级机关和党员群众对于上级机关的指示,要经过详尽的讨论,以求彻底地了解指示的意义,并决定对它的执行方法。
这种分析,不仅有可操作性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对于今天我们严肃党内生活、加强组织纪律性都很有很大的作用。
关于非组织观点
毛泽东对于四军党内存在着的非组织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其表现如下:
甲 少数不服从多数。例如少数人的提议被否决,他们就不诚意地执行党的决议。对于这个问题提出开会时要使到会的人尽量发表意见。有争论的问题,要把是非弄明白,不要调和敷衍。一次不能解决的,二次再议(以不妨碍工作为条件),以期得到明晰的结论。党的纪律之一是少数服从多数。少数人在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之后,必须拥护多数人所通过的决议。除必要时得在下一次会议再提出讨论外,不得在行动上有任何反对的表示。
乙 非组织的批评:
(一)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加党的战斗力的武器。但是红军党内的批评有些不是这样,变成了攻击个人。其结果,不但毁坏了个人,也毁坏了党的组织。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纠正的方法,在于使党员明白批评的目的是增加党的战斗力以达到阶级斗争的胜利,不应当利用批评去做攻击个人的工具。
(二)许多党员不在党内批评而在党外去批评。这是因为一般党员还不懂得党的组织(会议等)的重要,以为批评在组织内或在组织外没有什么分别。纠正的方法,就是要教育党员懂得党的组织的重要性,对党委或同志有所批评应当在党的会议上提出。
关于绝对平均主义
绝对平均主义问题是我军提倡官兵平等,并不是绝对平均主义例如“住房大小要一模一样”、“发给伤兵用费,不管伤情轻重平均发给”、“开荒劳动不管老幼病残任务一样”等错误思想,这种绝对平均根本不是公平公正的体现,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关于主观主义
关于主观主义的问题,主要是部分同志政治觉悟不高,分析政治形势和指导工作能力不足,造成的后果不是盲动主义就是机会主义,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毛主席特别强调了党内批评的问题: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指出政治上的错误和组织上的错误,而不是个人缺点,防止把批评庸俗化,同时说话要求证据,不能互相猜忌,要注意政治。
关于个人主义
关于个人主义有六种表现:报复主义、小团体主义、雇佣思想、享乐主义、消极怠工、离队思想。这个问题的出现是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思想在党内的反映,必须加强教育,从思想上纠正个人主义。再则处理问题、分配工作、执行纪律要得当。并要设法改善红军的物质生活,利用一切可能时机休息整理,以改善物质条件。个人主义的社会来源是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思想在党内的反映,当进行教育的时候必须说明这一点。
关于流寇思想
关于流寇思想问题。当时,红军的战士中,游民和俘虏占了很大比例,就产生了流寇主义思想。具体的表现是:
1.不愿做艰苦工作,建立根据地,只想流动游击;
2.扩大红军力量时不依靠地方赤卫队、武装队等群众力量,而主要依靠“招兵买马、招降纳叛”的方式;
3.不耐烦和群众在一起做艰苦的斗争,只希望跑到大城市大吃大喝。
这些思想要坚决予以制止, 加紧教育,批评不正确思想,肃清流寇主义。对现有红军基本队伍和新来的俘虏兵,加紧反流氓意识的教育。
争取有斗争经验的工农积极分子加入红军队伍,改变红军的成分。从斗争的工农群众中创造出新的红军部队。否则,红军的战斗力就会如同解放战争后期的国民党“壮丁部队”一样不堪一击。
关于盲动主义残余
关于盲动主义残余,毛主席对不顾主观和客观条件的盲干,对城市政策执行得不充分,不坚决,对打败仗时军纪松散还有某些部队有烧屋行为,对红军内军纪松懈、烧屋、枪毙逃兵、打骂体罚等肉刑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要求红四军党组织从思想上肃清盲动主义,从制度上和政策上纠正盲动的行为进行深刻整改。
在党成长的历程中,这一路走来是十分艰辛面对各种错误的思想,我们党确立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有着丰富的内容。党章明确规定:“党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原则问题上进行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这篇文章内的很多意见建议,后来都演变成为了我军条令条例的重要内容,为我军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军队”奠定了基础。时光飞逝,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也变了,对于毛泽东这篇文章的认识或许也会有一些变化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做事情,要专要精,这个时代中,不缺懂得多的人,但是缺少在某方面是专家或精通的人。我们要认准一个领域,不断地专研下去,才能够取得成果。